《选择:中国与全球治理》是一部深入分析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战略格局和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著作。本书从经济、金融、文化、新媒体、非政府组织、国际移民等多个视角,全面观察和剖析全球治理问题的历史、现状和改革,特别关注二十国集团(G20)机制的作用和发展,提出中国应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积极参与、融入全球治理体系的
自由是人发展的目的,在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自由也理所当然是个人发展和社会建设的目的。中华民族的近代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争取自由的历史。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决定了广大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社会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自由(英文版)》以此为理论依据,介绍了自
友善是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谦让和善的精神状态,从这一意义上说,它与诚信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是礼仪之邦,在对待外人、对待亲朋方面都强调以礼待人。《友善(英文版)》作者指出,在当代社会,不管是对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还是家庭美德而言,友善都是具有根本性的交际准则,它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尺,也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甚
在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文明”被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提出,其所指应该是宏观意义上的,既包括这三个大文明,也包括了具体的公民文明素养,甚至涵盖公民个人行为中的文明表现。《文明(英文版)》对“文明”的含义进行了梳理,阐释为什么“文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并探讨如何实现文明。
“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在现代社会,平等意味着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享有相等待遇。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宪法还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等诸多方面明确规定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作者详述了平等的含义,平等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也指出了由于经济和社
在人类历史上,民主的历史非常悠久。自巴黎公社以后,产阶级民主以其先进性、革命性和真实性出现在了世界政治舞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得占人类五分之一的中国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当家作主,使民主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在《民主(英文版)》中,作者介绍了一般意义的民主知识,并在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依法治国的中国特色社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本书作者认为,敬业是一个道德的范畴,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负责不负责的态度。由于道德就是人们在不同的集体中,为了我们集体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所以,敬业就是人们在某一集体工作为实现某一目标的过程中,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的工作态度。为起到励志和激
“和”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之一,它是我们民族长期孜孜以求的理想状态。和谐是中国传统哲学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的落脚点,因此它对于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党的十六大尤其是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
公正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正当的秩序合理地待人处事,是制度、体系和组织的重要道德品质。公正包含公民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其他生活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分配公平。《公正(英文版)》梳理了公正的含义,公正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并进一步认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正与自由、平等以及和谐有着极大的相关度。自
在历史上,作为一个富强的国家,中国曾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引领世界潮流。然而到了近代,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和商品经济,中国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自那时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一直在为国家和民族的富强奔走、奋斗。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在以经济建设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点指引下,中国人民通过不懈的奋斗,初
在一般意义上,“诚”即诚实诚恳,主要指主体真诚的内在道德品质;“信”即信用信任,主要指主体“内诚”的外化。“诚”更多地指“内诚于心”,“信”则侧重于“外信于人”。“诚”与“信”一组合,就形成了一个内外兼备,具有丰富内涵的词汇,其基本含义是指诚实欺,讲求信用。作者认为,千百年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
中国人民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国(英文版)》梳理了中华民族爱国情怀对推动中国近现代史的作用,并进一步指出,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热爱祖国就是要热爱社会主义的中国,就要努力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就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从这一意义上说,爱国又与富
温州人移居海外的历史悠久,而作为先驱者的日本温州籍华侨华人的足迹却鲜为人知。《当代外国语言文学求索文丛:日本温州籍华侨华人社会变迁研究》以历史学和社会学的多种理论为基础,聚焦19世纪末至今的日本温州籍华侨华人社群,对其变迁历程进行历时性和共时性考察。首先,基于对近年来日本公开的官方档案的解读,还原了在日本社会需求和排斥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治理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必须面对的战略性问题。教育部软科学研究基地“中国管理问题研究中心”密切关注中国社会的发展问题,以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已有的研究力量和研究成果为依托,每年推出一部《中国社会治理发展报告》。《中国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5》主要包括12篇研究报告,从公共管理、教育管理
本辑《中国社会工作研究》共收入八篇文章,作者系长期从事社会工作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学者和专家,他们深入实际,调查并总结社会工作宏观与微观的实践经验,对风险感知、自我效能感与城市外来人的社会融入,司法社会工作实务,医务社会工作中儿童临终关怀的理论与实践,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发展,法律与社会工作的互构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预算法》修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标志着我国的财税法治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而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和加强财税法治建设的三个关键环节之一。在这一宏观背景之下,《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研究——财政维度》从财政维度思考我
《干部修养谈》
基本信息商品名称:集体化时期的村庄典型政治-以昔阳县大寨村为例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2-01作者:光梅红译者:开本:16开定价:68.00页数:254印次:1ISBN号:9787509767092商品类型:图书版次:1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组织撰写的关键领域改革总体方案,涵盖八大重点领域:全面深化国有经济改革的重大任务研究、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中央和地方事权关系研究、转向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社保体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定及实施的基本框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包括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在内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基本信息商品名称: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制度创新研究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2-01作者:周文译者:开本:16开定价:59.00页数:178印次:1ISBN号:9787509768105商品类型:图书版次:1内容提要本研究从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视角研究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制度创新问题,研究内容更加充实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