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介绍了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主任朱树英律师在担任上海市政协常委的十10年间,专注、用心、坚持、执着地参政议政,利用自己熟悉建筑和房地产行业的专长,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连续对城市、建设领域政府管理和社会民生中的一系列问题,以平均每年6个提案的频率、先后提供的有质量的60个提案。
我国优抚制度*初创设于计划经济时代,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入推进的形势下,优抚制度运行的一些外在环境和条件不断发生变化,一些棘手的难题极大困扰着我国优抚工作的有效开展。本书系2016年“优抚对象调查”项目的研究成果。调查团队分赴江西、山东、湖北、重庆、陕西五省市,深入24个县(区),走访4176位优抚对象
本书是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汇集了23篇优秀论文,另附有研讨会专家报告、分论坛报告和自由讨论录音记录。本书聚焦新时代下基层社会治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前沿问题,着力探索基层社会治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的理论和实践课题,贡献了新时代新课题新思路。
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体现着多方面的特点。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挑战,广西需继续探索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
国家与移民社会的研究可以说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前沿理论与现实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越来越广泛重视。但就目前研究成果而言,其研究区域大都涉及到华南、两湖、华北等地区,而相对西北地区,尤其是晚清民国时期的乌鲁木齐地区,学界尚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针对该研究,我在充分利用传统官方文献及私人著述等文献史料的基础上,对该区域作了多次的
发展是人类生存和实现美好生活的必然选择,发展的异化却是与人类的美好愿望背道而驰。发展的异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突出表现在自然的异化、劳动的异化、科技的异化、社会的异化、人的异化等多个层面,且呈现普遍化和深化的趋势,人类亦日益深刻地感受到发展异化带来的人类生存危机。当今社会,人类所面临的危机既是发展观的危机,也是价值观和伦
作者长期致力于中国政治与农村问题研究,学术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90年代及之前,主要从理论上探讨中国政治与农村问题,特别是进入村民自治领域,并开始尝试田野调查方法。二是进入2000年以后,将农村问题与村民自治置于现代国家建构的框架下加以解释,注重基层治理的民主导向和制度建构。三是2010年后,试图将中国政
作者认为,学术研究往往与时代节奏而合拍。作者长期致力于中国政治与农村问题研究,学术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90年代及之前,主要从理论上探讨中国政治与农村问题,特别是进入村民自治领域,并开始尝试田野调查方法。二是进入2000年以后,将农村问题与村民自治置于现代国家建构的框架下加以解释,注重基层治理的民主导向和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研究的*终成果。人口较少民族是指本民族总人口在30万以下的28个少数民族,他们大多居住在我国中西部省份的边远或边境地区,这些地方往往地广人稀,自然条件恶劣,距离中心城市比较远,交通、通讯、教育和卫生等基础设施落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十分薄弱。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本研究成果建立了国家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分析框架。即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治理理论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