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新哲学丛书:视觉主义》力求以一种前沿性、学术性和通俗性相结合的方式,将其传播至公众和学者,力求通过焦点之新和表述之活来对更多的人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可以称之为对哲学的一种“新传播”:提高哲学尤其是新哲学对世界的“影响力”,从而不仅仅是满足于能够以各种方式解释新的世界,而且还能够参与建构一个新世界。
陶建文,1968年生,哲学博士,华南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现象学科技哲学研究,著有《数学实在论的现象学辩护——从胡塞尔的观点看》(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导言
第一章 心灵之眼的哲学传统
第一节 理性视觉的起源
一 用“证明”取代肉眼视觉
二 柏拉图对两种视觉的区分
第二节 笛卡尔的心灵之眼
一 是心灵在“看”而不是肉眼在看
二 心灵之眼的“看”与物质世界的几何学化
第三节 康德的心灵之眼及其知识学
一 知识是心灵的创造
二 “先验综合判断”是科学知识最牢固的基础
第四节 胡塞尔的心灵之眼及其图像现象学
一 本质现象学范围内的胡塞尔的心灵之眼
二 感性现象学意义上的中立之眼——“看入图像理论”
第二章 心灵之眼中的科学
第一节 阿基米得的视觉科学
一 阿基米得对杠杆定理的几何学证明
二 对称图像的先验感知分析
第二节 从中西斜面力学的比较看力学得以可能发生的图像表征
一 古代中西斜面力学研究的比较
二 力学得以可能发生地图像表征
三 伽利略运动学理论的胜利是因为对先验综合图像的合理运用
第三节 从中西光学图像表征的比较看西方光学成功的原因
一 中西古代光学的图像表征的比较
二 笛卡尔的几何学化中的《折射光学》
第四节 从道尔顿的图像思维到化学群论——化学的科学化
一 肇始于空气混合物分析的气体原子论的图像表征
二 道尔顿为图像化原子图辩护
三 化学群论——化学科学的几何学化
第五节 维特根斯坦的“看作”图像理论——一种另类的心灵之眼
一 维特根斯坦的“看作”图像理论
二 以“费曼图”为例的科学影像的看作认知
第三章 身体化视觉与技术进化的视觉动力
第一节 梅洛一庞蒂身体隐喻中的视觉
一 梅洛一庞蒂对笛卡尔理性知觉的批判
二 梅洛一庞蒂的身体隐喻的视觉
第二节 可视化技术成为一种新的认知方式的现象学分析
一 心灵表征计算理论
……
第四章 技术化科学及其认知特点
结束语 从地震预测的困境看视觉中心主义科学的有限性
参考文献
后记
根据这种双重特征,为几何学进行现象学的奠基就必须同时满足解释其二重性的两个任务。胡塞尔本人所追求的数学哲学目标是对所选择的数学概念或第一原理的起源进行现象学的描述,这是很多追随弗雷格的形式化传统(特别是希尔伯特的形式化传统)所忽视的内容。然而,胡塞尔并没有像他对数做详尽的现象学描述那样来对几何学的起源进行现象学的描述,也许几何学特别是初等几何学是关于“图形”的科学,而图形(或图像)是排除在胡塞尔的意义理论之外的内容,所以在胡塞尔的早期哲学中极少谈及几何图形的哲学地位的问题(或者根本就没有地位)。但是在《危机》中,胡塞尔在研究伽利略用理想化的数学世界来取代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的时候,指出绝对精确的欧几里得几何空间是一种特殊的空间形态的“极限化转向”的时候,似乎暗示了一种几何学观念的起源。
胡塞尔认为几何学的客观真理是以一系列主体的建构活动为基础的。其中第一种建构活动是对时空中的感性形体作抽象的注视,即只注视时空中形体的某一方面,而把其他的方面搁置一边。这种抽象的注视实际上包括看和想象,因为形体是多方面的,而且还有颜色等非形状的东西,我们需要通过想象来除掉一切其他的方面而只保留所需要的方面。但是这种抽象的注视所获得的形状还不是理念化的几何学的形状,因为我们主观上对物体自由想象的变更时,这种想象离不开既有的物体空间形状作为材料,我们只能将一些感性形状转变为另一些感性形状,它们也仅是在程度上或多或少地趋近直线、平面或圆形。胡塞尔说:“在直观的周围世界中,我们通过将视线抽象地指向纯粹时间空间形态,就体验到‘物体’,——这不是几何学上理念的物体,而正是我们实际体验到的这个物体,它具有实际体验到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