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六个板块: 名家论坛、热点冰点、理论纵横、专题研究、学校领导、课程教学。该书重点对基础教育热点、学校管理等内容进行了专题研究。
《当代教育评论(第1辑)》是对当代教育领域的理论热点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经验的总结和评论。《当代教育评论(第1辑)》分为六个板块:名家论坛、热点冰点、理论纵横、专题研究、学校领导、课程教学。《当代教育评论(第1辑)》重点对基础教育热点、学校管理等内容进行了专题研究。
名家论坛
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若干趋势
热点冰点
基础教育这一年
迈向公平的教育(笔谈)
通过身体的教育(笔谈)
理论纵横
教学知识的类型及其检验
在新世纪科学革命中教学如何促成卓越的教育
重建教学:从课堂到学堂
常态课质量的提升
体验学习新视野(笔谈)
论教师的课程智慧
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职业认同现状
专题研究
小城镇伦理建构与新农民教育
小城镇地域文化德育价值及其在居民道德教育中的应用
小城镇德育的伦理基础与转移农民道德适应方式的建构
中英小学母语课程标准结构比较
中芬小学数学课程目标比较
中韩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宏观比较
中日小学社会课程标准比较
中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比较
《小学课程史研究丛书》总序
学校领导
完善校长职业制度 推进校长专业发展
聚焦课堂导学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课堂功利化的表现、成因与对策
中小学校长漫谈教育教学(笔谈)
课程教学
语文教师课堂主导地位的弱化与捍卫
语文教师智慧理答的“人格”与“出格”
大班额语文学习共同体建设的行动研究
真学:生本理念下的高中语文课堂
小学语文教科书应寻求“四大平衡”
古诗教学:兴趣、背景、诵读、意象
初中语文文本细读初探(6篇)
人教版与苏教版“认识分数”的课程内容比较
基于APOS理论下负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激发
数学教学反思个性化的思考
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语言经验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罗杰斯“学生为中心”教学理论在历史教学中的实践
化学知识的不确定性及其教学对策
速度矢量合成与分解的教学
中小学有效教学的探讨(笔谈)
综合实践活动整体设计校本实施的探索
综合实践方法指导课教学摭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论坛)
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具有身体的人,教育总是要借助身体加以实施。我们认为,通过身体的教育具有下述意涵:
(1)构筑教育的身体反思性。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微观层面上是通过促进人的多元发展而实现个体身体、潜能的解放。但身体社会学告诉我们,个体的局限性绝非仅仅来自于知识、视野的限制,它已深深地扎根于个体身体的每一个动作、身体的每一个细部、外在的每一处穿着之中。个体的身体在每一次社会交往中都被打量、被审视,其行为举止、穿着、气质、发音、表情、容貌始终影响着别人对其阶层、权力、教养的判断。互动双方据此判断对方的权力、社会地位,进而调整着自我与他人的互动方式。正如布迪厄指出的,“每一次语言交流都是一次权力的对话”,而个体的身体特征决定着其在互动中的权力。权力在以不可思议的广度和深度包围着我们,而身体恰恰是承载这种权力的载体。个体实现解放,必须藉由身体的解放,这种解放是勇敢地撕掉贴在身体上的社会符号标签,冲破权力和阶层的束缚,让身体和心智一起获得解放。
因此,作为促进个体解放的公共事业,教育必须重视身体对于个体全面发展的意义,塑造健康、自信、内外兼修的受教育者,引导其冲破权力和阶层的束缚,敲碎社会和自我在身体上建构的沉重枷锁,受教育者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和自由。
(2)发挥身体的社会符号功能。作为个体社会性的一个方面,个体社会化的几乎所有结果都会在身体上得到反映与体现。同时,身体并不是仅仅被建构、被塑造,其也发挥着建构个体知、情、意、行诸方面的作用:体现在身体上的社会化印记通过人际交往和社会互动的方式,不断强化或重塑着个体对自我的认知,影响着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良好、精致的身体教养和得体、礼貌的穿着打扮,可以改善他者眼中的自我,进而改善个体的社会化自我。这并不是倡导奢侈抑或虚荣,而是强调身心协调、仪表得体、举止礼貌,在不同的场合通过身体彰显个体良好的内在品质与修养。因此,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应有意识地通过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本土课程开发与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等引导学生塑造良好的体态、得体的穿戴和自身的文明礼仪,学校管理者、教师也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
(3)借鉴自然主义的教育传统。大家知道,自然主义教育是西方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教育流派或理论传统。它强调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其自然规律,教育应当遵循和尊重这些规律而不是与之对抗或抗衡。因此,我们的学校教育需要借鉴自然主义的教育传统,强调尊重身体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不是压抑、扭曲乃至摧残它。正如福禄贝尔所说:“只有对人和人的本性的彻底的、充足的、透彻的认识,根据这种认识……才能使真正的教育开花结果,欣欣向荣。”学校教育必须尊重儿童身体成长的规律,将身体教育、身体塑造视作儿童全面发展中独立的一维,而非仅仅成为实现其他教育目标的工具或载体,在教育的整个过程关注身体、关照身体。让教育教学活动通过身体加以实施,从而形塑新的教育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