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家教的热门话题,通过案例展示“爱”和“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帮助父母,特别是帮助那些身为“成功人士”的父母,反思自己的“爱”,理解爱孩子的深层内涵和由爱而产生的误区,以及以爱的名义对孩子的“伤害”,为家庭教育指明方向,提出建议,帮助家长从爱的误区中清醒过来,重新调整家教方式,让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成长,为将来自立于社会并有所作为创造条件。
第一章 爱的对立面,是娇惯
娇惯,是扼杀孩子未来的最好武器
不要用爱的名义去控制孩子
包办代替,只会剥夺孩子的生活能力
事事满足,是培养“恶少”的“最快”途径
攀比炫耀,是教会孩子“恶习”的“最好”方法
养尊处优,是“好逸恶劳”的催化剂
第二章 爱孩子,就要对他们严格要求
爱孩子,就要从严要求孩子
欣赏孩子,但也不能忽视孩子的错误
及时给孩子“剪枝打杈”
当孩子乱花钱时,引导他
当孩子结交不良朋友时,规劝他
当孩子有不良习惯时,改变他
当孩子任性时,纠正他 第一章 爱的对立面,是娇惯
娇惯,是扼杀孩子未来的最好武器
不要用爱的名义去控制孩子
包办代替,只会剥夺孩子的生活能力
事事满足,是培养“恶少”的“最快”途径
攀比炫耀,是教会孩子“恶习”的“最好”方法
养尊处优,是“好逸恶劳”的催化剂
第二章 爱孩子,就要对他们严格要求
爱孩子,就要从严要求孩子
欣赏孩子,但也不能忽视孩子的错误
及时给孩子“剪枝打杈”
当孩子乱花钱时,引导他
当孩子结交不良朋友时,规劝他
当孩子有不良习惯时,改变他
当孩子任性时,纠正他
第三章 教孩子道理,比教孩子能力更重要
有德无才是庸才,有才无德更危险
教孩子知书,更要教孩子达礼
把爱心传递给孩子
把守法意识传给孩子
让孩子做到遵守纪律
让孩子从小遵守社会公德
培养孩子正直无私的品质
自制力,是增强社会免疫力的“疫苗”
责任心决定孩子一生
第四章 让孩子享受甜,也要让孩子吃吃苦
从小养成自立的品质
舍得孩子出远门
让孩子从小体验生活
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让孩子爱上劳动
克服孩子依赖家庭的习惯
别让孩子太娇气
第五章 做“狠心”父母,才是真正的大爱
再富不能富孩子
送财不如教孩子理财
给孩子彻底“断奶”
不给孩子懒惰的机会
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孩子的事,让孩子自己去办
孩子的命运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孩子的生活让他们自己去打理
孩子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管理
第六章 适当批评和惩罚,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
教育孩子离不开批评
孩子出格时,必须“惩罚”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怎样对待“顽皮”的孩子
别让“自私”害了孩子
让孩子的心胸宽些,再宽些
别让孩子太冷漠
孩子爱嫉妒不可取
孩子爱吃独食怎么办
一所中学组织夏令营活动,一位学生的父亲怕自己的孩子无法独立生活,竟然请了假,骑着车远远地跟在学校队伍的后面。到了晚上,老师查铺时发现床底下有个人,叫出来一看,原来是那个学生的父亲。这位父亲说,孩子第一次出远门,不放心,怕他晚上睡觉从床上掉下来。这件事令老师哭笑不得。
这个家长的行为并非个例。在生活中,处处为孩子“着想”、事事为孩子“包办”的家长,实在太多了。在我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往往导致父母对孩子过度珍爱,这就产生了过度保护和过多限制的问题。过度保护和包办实际上剥夺了孩子主动探索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机会,阻碍了他们的心理发展。
在美国,孩子很小就与父母分开住,孩子单独睡一个房间。孩子到了18岁时,就得自己挣钱解决生计,这倒不是父母没钱,而是让孩子自己挣钱早日独立。美国孩子从小就经常听到父母的口头禅:“自己照顾好自己。”“让你的生活明天变得更美好。”美国父母是这样看的,让孩子自己挣钱,是让孩子知道挣钱的辛苦和不易,以及挣钱的价值。
上大学后,孩子就可申请信用卡,这是学会理财的第一步。如果不及时付账单,个人信誉就有污点,以后就会遇到许多麻烦。在临近大学毕业时,汽车销售商就会到学校推销汽车。孩子租车后,开始自己租公寓、打零工,不过这时孩子还没有固定工作,买大件需要有人做担保,让你知道这钱不是白挣的。毕业后可以找到固定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流逝,收入增长,就会买房子、汽车,以及进一步改善生活,这种体制可以让孩子尽早地适应独立的生活。
父母对孩子的包办会使孩子失去做事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并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能做,没有能力。
明智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不会“事事”关心,虽然这样看上去是冷漠的,甚至有些“残酷”,但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好处的。要知道,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伤害是随时随地的,遇到磕磕碰碰的事情是不可避免的,对孩子来说,不应该总是逃避各种危险,而应该学会去面对、去忍受,因为长大之后的生活环境需要忍受的东西更多,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和自立能力是为了他日后更好地工作、生活。
处处为孩子包办,有哪些危害呢?一是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人的智力是在社会活动中发展的,过度的保护实际上限制了儿童智力和心理活动的发展。过度保护的孩子很少有机会去探索,去努力发展和表现自己的智力。更糟的是,由于很少有需要自己动脑、动手的情境,这样的儿童进入社会后常表现软弱、退让和懒惰,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不愿动脑筋想问题。
二是压制孩子的求知欲。个体在生理上或心理上有某种需要,这种需要的内驱力——动机,由此推动个体产生为满足其需要的一系列行为。但是,受到过分保护(限制)的孩子,其父母已从各个方面满足了他的需要,这样便抑制了他活动的内动力,大大降低了他对外界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并削弱了他探索外界事物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意志力。
三是影响孩子的社会性。处处被父母包办的孩子,人际交往局限于父母和兄弟姐妹(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接触面更狭窄),不能从广泛的交往中体验他人的情感、意识以及价值观念等等,进入社会(幼儿园或学校)后,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从而形成孤僻、依赖、抑郁的性格,甚至产生严重的社会行为问题。
那么,我们该怎样走出包办的误区?一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日本教育家真锅博认为,让孩子去做他从未接触过的事情,所代表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他说:“让孩子接触从不知晓的事物,不仅可以增加体验或知识,而且借此机会还可培养孩子的持久力或忍耐力,养成面对困难与挑战的坚毅个性。”父母关照、保护孩子,事无巨细这样看起来是为了孩子好,但实际上剥夺了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限制了孩子能力的发展,使得孩子变得无能。
父母必须懂得: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最好的保镖是自己。孩子能不能在社会上站得住脚,与他们独立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密切相关。有的家长管得太严,过度的保护使孩子成为温室里的花朵,孩子的能力没有得到发展,在现实社会中将无法生存。
父母对孩子过多的包办,实际上就是溺爱,剥夺了儿童的独立性,引起他们强烈的自卑感,导致成年后的人格问题。例如,对孩子的淘气行为,有些父母要么不管,要么完全压制。他们总是想时时刻刻保护孩子,玩滑梯时别摔着,别被其他的孩子欺负,企图回避生活中许多丑陋的一面。
结果,孩子长大后,根本就没有应付各种生活问题的能力,不能自谋生路,不能自己做出决定,不能应付生活中面临的日常问题和挫折。
……P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