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岭南学术思想丛书》的一种,以陈白沙、湛甘泉为中心进行考察,兼及陈白沙重要的受业弟子和湛甘泉的一传弟子,勾勒出江门学派的思想面貌与工夫论说,呈现出其学派发展的演进图景。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以陈白沙为中心,兼论及其门人弟子,以呈现陈白沙之师承交友、讲学活动与进退出处,从心性本体、工夫践履与精神境界三个维度呈现出以白沙学为中心的江门学派早期的特点。下篇以湛甘泉为中心,兼论及其弟子,围绕湛甘泉的学术渊源、师承交友、讲学活动及工夫践履等方面展开论述,呈现出甘泉及其后学对白沙心学的继承与发展。
郭海鹰,广东潮安人,中山大学中国哲学博士,现为广东科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研究领域为宋明儒学、岭南历史文化。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门学派气学工夫论与明代儒学的发展》。独著:《一代儒宗的“心—理”之路——湛若水作品选读》《温公家范译注》《湛若水家训当代解读》,参校《湛若水全集》(全22册),参著《中华家风文化通论》《岭南学术思想》《葛洪与罗浮山》。
第一章 江门学派的气论 /7
第一节 儒家思想系统中的“气” /10
第二节 一元生气 /18
第三节 一气之流通与一心之感通 /31
第四节 气一分殊 /39
第五节 天地万物同体 /51
第二章 江门学派的自然宗旨 /69
第一节 自得之学 /73
第二节 自然工夫 /102
第三节 自然境界 /119
第三章 江门学派的静坐观 /137
第一节 收摄身心 /141
第二节 静养端倪 /149
第三节 静悟本体 /156
第四节 观天地生物气象 /1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