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高价值专利创造和培育的体系进行构建,对高价值专利创造和培育的路径进行分析,对路径中各环节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梳理,以期为开展高价值专利创造和培育工作中的专利战略规划、专利挖掘布局、专利申请确权、专利运用保护等方面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为高价值专利创造和培育这一系统工程的参与者提供一些思路和启发。
近年来,随着新形势下中央对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聚焦,提升知识产权质量和效益,支撑创新型经济发展,成为知识产权发展新时代的重要目标。2015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到,要“提升知识产权附加值和国际影响力”,“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培育一批核心专利”,由此,实现由数量和速度向质量和效益的转变,激励创新主体创造出更多高价值专利,逐步成为创新发展共识,培育高价值专利,也成为越来越多创新主体的迫切需求。
国家知识产权局随即将培育高价值专利、提升专利质量作为重点工作部署落实,制定了《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以“高水平创造、高质量申请、高效率审查、高效益运用”为目标,多策并举、科学谋划各个环节的专利质量提升工作。做好核心专利培育,打造既有宽度又有厚度、既有高原又有高峰的新型专利结构,筑牢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根基,也正成为所有知识产权工作者的光荣使命担当和共同努力的方向。
本书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以及在工作中的体会及思考,对高价值专利创造和培育的体系进行构建,对高价值专利创造和培育的路径进行分析,对路径中各环节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梳理,以期为开展高价值专利创造和培育工作中的专利战略规划、专利挖掘布局、专利申请确权、专利运用保护等方面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为高价值专利创造和培育这一系统工程的参与者提供一些思路和启发。本书共包括七个章节,第一章“高价值专利创造和培育概述”主要对高价值专利提出的背景和基本含义进行介绍,第二章“高价值专利创造和培育策略”从整体策略出发对培育思路和战略规划进行介绍,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从高价值专利创造和培育的创造环节、申请环节、审查环节以及运用环节展开,具体介绍各环节的策略,第七章“高价值专利创造和培育展望”则是对该项工作的总结思考以及展望和建议。
本书的编撰虽告一段落,然而对高价值专利创造和培育的探索却不能停驻。在知识产权发展新时代下,千千万万同行者仍在为共同助推创新动力和活力持续释放,为创造和培育高价值专利、支撑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相信我国的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必将在一代又一代奋斗者的努力开拓中持续迸发无限活力!
由于时间限制且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差错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李慜乐,工学硕士,高级知识产权师,国家知识产权局骨干人才,现任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办公室文秘室副主任。
杨隆鑫,硕士研究生,副研究员,国家知识产权局中高端人才培养对象、全国专利信息师资人才、广东省知识产权专家库第一批入库专家。2006年硕士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后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工作。2013年调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工作,先后担任审协广东中心审查业务部副主任、办公室副主任,现任审协广东中心机械发明审查部副主任。
第一章高价值专利创造和培育概述
第一节高价值专利提出的背景
一、概念的产生
二、政策体系
三、社会需求
第二节高价值专利的基本含义
一、高价值专利的含义
二、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章高价值专利创造和培育策略
第一节高价值专利创造和培育基本思路
一、国内模式
二、国外可借鉴形式
第二节高价值专利创造和培育之战略规划
一、专利战略规划
二、专利信息分析支撑专利战略规划
三、高价值专利创造和培育途径
第三章高价值专利创造和培育之创造环节
第一节创造和培育策略
一、创造环节要点
二、目标与时机
三、创造环节培育
第二节案例分析——DNA重组技术中蛋白的重组表达
一、专利基本信息
二、指标分值概览
三、指标具体分析
四、高价值度专利组合的技术研发路线及布局
第四章高价值专利创造和培育之申请环节
第一节创造和培育策略
一、申请环节要点
二、目标与时机
三、申请环节培育
第二节案例分析——新型化学发泡剂专利
一、专利基本信息
二、专利申请文件
三、文件质量分析
第五章高价值专利创造和培育之审查环节
第一节创造和培育策略
一、审查环节要点
二、目标与时机
三、审查环节培育
第二节案例分析——审协广东中心高价值专利筛选培育实例
一、利用答复达成共识
二、利用会晤提升效能
三、实践交流深化价值
四、量身定制推动培育
五、主动关注涉标专利
第六章高价值专利创造和培育之运用环节
第一节创造和培育策略
一、运用环节要点
二、目标与时机
三、运用环节培育
第二节案例分析——一体式自拍装置
一、专利基本信息
二、专利技术价值
三、专利技术运用
第七章高价值专利创造和培育展望
第一节总结和思考
一、高价值专利创造和培育指引
二、高价值专利选育工作的思考
第二节展望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