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启蒙时期的理性观比较研究-(以法国、德国为例)
定 价:138 元
当前图书已被 58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宋清华,霍玉敏著
- 出版时间:2022/5/1
- ISBN:9787520399173
-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B089
- 页码:362
- 纸张:
- 版次:1
- 开本:16开
法国的启蒙理性兴起于文艺复兴运动,是一种抽象的理性,倡导抽象原则;亦是一种批判的理性,指向社会与政治。德国的启蒙理性直到18世纪才登上历史舞台,是一种超现实的抽象,强调理性与信仰的和谐;亦是一种理性的批判,追求理性王国的目标。法德启蒙理性观存在着不同的逻辑进路,二者在理论和精神气质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法德启蒙理性对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书对法德启蒙理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启蒙运动,在西方一直
是一个弥久而常新的话题,
也是许多西方学者引以为傲
的历史事件和思想事件,它
在西方历史和思想史上无疑
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极为
深远的影响力,它开启了西
方的现代性和近代化的进程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大发展
,也奠定了资本主义的政治
经济制度,特别是以信用为
基础的契约社会,这种契约
社会继承了古老的债务和信
用理论,并由此发展出了契
约理论和近代民族国家战争
债务借贷制度,伴随着启蒙
理性的畸变和西方殖民扩张
与战争征伐的加剧,这种战
争借贷制度发生了新的变化
,它使得信用与金融资本主
义更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并为西方现代金融垄断和军
事霸权相融合的全球资本主
义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应该说,启蒙运动是欧
洲任何一个试图摆脱封建生
活方式的国家在其文化发展
中所必经的一个阶段。启蒙
运动从根本上说是具有民主
性质的平民化运动,这是一
种有利于普通民众的文化。
启蒙运动的主旨在于使所有
人都受到教育和获得知识。
复兴自由个性的理想成了普
遍的原则。启蒙运动要求其
参加者不仅要关心自己,而
且要关心他人,关心自己在
社会中的地位。这个运动所
依据的是社会性这一思想,
最美好的社会制度问题成了
其关注的中心。启蒙运动的
平等观念激动人心,它要求
人们不仅要在上帝面前人人
平等,而且在法律面前、在
他人面前也要一律平等。这
种平等尽管是形式上的,但
对资产阶级法律秩序来说已
经是难能可贵了。启蒙运动
把传播知识当作解决一切社
会纠纷和问题的灵丹妙药。
知识就是力量,使一切人获
得知识,使知识成为大家共
同的财富,也就意味着把打
开人类生存奥秘的钥匙交到
人们的手中。人们通过知识
可以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这样,知识被滥用的可能性
就基本排除了。早期的启蒙
运动具有理性主义的色彩,
那是一个理性思维的世纪。
然而失望也接踵而至,理性
的社会并没有带来想象中的
美好生活,由资本和民族国
家相结合的战争借贷制度不
仅没有给人们带来进步和理
想的生活,反而带来不断的
战争征伐和沉重的国家债务
负担,以及公民为获得权利
而必须付出的代价——承受
资本的盘剥和民族国家的兵
役等契约,这些都是以公民
的信用为前提的,也是这种
新型的理性社会即契约社会
的新特征。不过只要知识的
任何增长都依然被看作财富
本身时,启蒙运动的那些理
想就依然是神圣的。
启蒙运动的另一个特性
就是历史乐观主义。进步和
发展的思想是这一时代的一
大成就。以往的时代从不考
虑要为自己的存在进行辩护
。古希腊罗马时代从不要求
了解自己的先辈是谁,基督
教把自己的出现视为天意,
甚至充当两种先前文化冲突
的仲裁人的文艺复兴时代都
不把向前发展当作自己的任
务,而是把返回到原始时代
视为自己的使命。启蒙运动
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不
断进步和追求进步的新时代
。它试图用历史主义的思维
方式来看待事物,尽管并不
是所有的启蒙主义者都能做
到这一点,但历史观点的种
子已经深埋在这个时代了。
另外,启蒙思想家还与宗教
狂热、宗教偏见和对人民的
欺骗与愚弄、封建迷信等进
行了不懈的斗争。他们认为
自己是理性之光的传播者,
其职责在于擦亮人们的眼睛
,使他们看清自己的本性和
使命,能够独立并勇敢地运
用理性,修正错误,促使人
们走上真理之路。因此,一
位英国学者这样评价启蒙运
动:“启蒙运动已经被确认
为一种人类合理性和人类善
行的崇高境界,是一种对进
步和人类自我改善能力的信
念——虽然还有保留并时有
怀疑。启蒙运动被普遍理解
为是主张所有人有权由自己
而不是由他人来决定自己的
命运,主张(差不多是同样
的意思)每个人尽可能地过
自己的美好生活,不由得神
谕来帮助或妨碍。自由、宽
容、非教条、世俗化等对政
治的现代理解,普遍主义的
各种现代形式,从对人类本
质上统一性以及对奴隶制和
种族主义的罪恶性的认识,
直到‘无国界医生组织’背后
的人文情怀,所有人都享有
基本人权,……这一尚在缓
慢行程中的信念也被普遍认
为在思想上起源于启蒙运动
。作为一场智识运动,启蒙
运动也促使了一些学科的产
生——经济学、社会学、人
类学、政治学和道德哲学的
某些分支。这些学科指导着
我们的认知,并试图约束我
们今天的生活。”当然,启
蒙思想家的思想并不是一致
的,在很多方面众说纷纭,
甚至是正相反对的,但启蒙
思想家确实存在一些共同的
观念,“它所依赖的三个最
有力的支柱是:对理性的信
仰,即依赖证明和确证的逻
辑上相互联系的规律和概括
结构;对超时间的人的本质
的同一性和普遍的人类目标
的可能性的信仰;最后,相
信通过实现第一支柱,便可
以达到第二个支柱,相信通
过受到逻辑和经验指导的批
判智识(它原则上能够把万
物分析至最根本要素,能够
发现万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
及它们所遵循的单一规律体
系,由此,但凡是清楚的头
脑为了发现真理而提出的一
切问题,它都能够解答)的
力量,可以确
霍玉敏,1969年生,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河南省教学标兵、洛阳市优秀教师、河南省思政课教学能手,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主持人。先后在《成人教育》《理论导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或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参编著作七部,参编著作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绪论
第一章 两种理性观及其理论来源
一 两种理性观
二 两种理性观的理论来源
第二章 两种理性观及其逻辑进路
一 法国的启蒙理性观及其逻辑进路
二 德国的启蒙理性观及其逻辑进路
第三章 两种理性观之比较
一 两种理性观的相同点
二 两种理性观的不同点
第四章 两种启蒙理性的嬗变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兴起
一 强制与借贷的结合——现代民族国家的兴起
二 启蒙理性的嬗变与军商一体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的建立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