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项目是开展科学技术活动主要形式之一,在探索解决国家科学和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寻找科研项目绩效影响因素及途径是当前科研项目管理实践重要的问题,也是理论界一直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以往研究虽然从理论上针对项目绩效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归纳,也开展了一些实证研究,但从研究内容来看其主要是探讨单个利益主体对项目绩效的影响,缺乏把不同利益主体相关因素整合并纳入统一分析框架进行分析和验证,尤其是结合科研项目情境下探讨更为鲜见。而相关反映不同利益主体行为的变量,如,项目资助、组织支持、行为整合、即兴创造等与项目绩效的关系等正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然而已有研究大多是围绕变量之间的关系展开或者从理论层面展开论述。因此,《课题制视角下的科研项目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在课题制背景下探讨不同利益主体相互关系及其对科研项目绩效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科研项目是开展科学技术活动主要形式之一,在探索解决国家科学和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寻找科研项目绩效影响因素及途径是当前科研项目管理实践最为重要的问题,也是理论界一直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以往研究虽然从理论上针对项目绩效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归纳,也开展了一些实证研究,但从研究内容来看其主要是探讨单个利益主体对项目绩效的影响,缺乏把不同利益主体相关因素整合并纳入统一分析框架进行分析和验证,尤其是结合科研项目情境下探讨更为鲜见。而相关反映不同利益主体行为的变量,如,项目资助、组织支持、行为整合、即兴创造等与项目绩效的关系等正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然而已有研究大多是围绕变量之间的关系展开或者从理论层面展开论述。因此,本书在课题制背景下探讨不同利益主体相互关系及其对科研项目绩效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书通过对相关理论和研究现状的分析与归纳,分析了课题制下不同利益主体对科研项目绩效的影响机制,构建了基于组织、个人和团队层面的科研项目绩效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这三个层面分析了科研项目资助和依托单位组织支持、项目负责人个体特征和管理控制、项目成员行为整合和即兴创造与科研项目绩效的关系,提出了相关研究假设。本书通过收集的主观与客观数据,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了不同层面的利益主体对科研项目绩效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理。本书实现了对现有理论的深入和拓展,研究结论对科研项目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创新点和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第一,本书在课题制背景下系统地探讨了科研项目绩效影响因素,指出了不同层面利益主体对科研项目绩效的影响机制,构建了基于组织、个人和团队层面的科研项目绩效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并在此分析框架下分别探讨科研项目主管机构项目资助和依托单位组织支持、科研项目负责人个体特征和管理控制以及科研项目成员行为整合和即兴创造对科研项目绩效的影响,通过多元回归分析、调节作用模型和中介作用分析等统计分析技术对分别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了统计验证。本书在委托代理、利益相关者等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层面利益主体对科研项目绩效影响机制,提出科研项目绩效受到多层次因素影响的特点,证实了不同利益主体对科研项目绩效的影响途径。这些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完善和扩展以往研究,为寻找制约科研项目绩效的因素提供了基础,对指导我国科研项目管理实践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本书采用项目资助架构对作为科研项目主管机构项目资助行为进行描述,研究了科研项目资助对科研项目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科研项目外部聚焦资助活动和内部聚焦资助活动对科研项目绩效能够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发现依托单位组织支持能够有效调节科研项目资助与项目绩效的关系。本书研究证实了以前许多学者研究认为项目资助者能够支持项目实施成功的论述,同时进一步考虑了依托单位作为项目管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效应。研究结论能够有助于解释在中国当前科研管理体制中,作为科研项目管理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组织——科研项目主管机构和依托单位对科研项目绩效影响及其途径,研究拓展了在课题制下科研项目主管机构和依托单位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作用发挥的认识,丰富了项目资助和组织支持的理论研究及适用范围,深刻揭示了其对科研项目绩效影响的内在机理。
第三,本书在分析科研项目负责人个体特征与科研项目绩效关系的同时,也考虑了科研项目负责人管理控制对科研项目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科研项目负责人年龄与科研项目绩效之间存在非线性的U形曲线关系,科研项目负责人职称对科研项目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以及科研项目负责人担任领导职务及出国留学经历对科研项目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同时,发现科研项目负责人实施的过程控制与科研项目绩效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倒U形曲线关系,以及结果控制对科研项目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而获取了科研项目负责人与项目绩效之间关系更加全面、准确、科学的认识。本书的研究弥补了以往理论上项目领导特征对项目成功影响的论述,丰富和完善了项目领导行为相关理论研究,为科研项目主管机构开展资助项目活动和项目负责人改善项目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四,深入研究了科研项目成员行为整合、即兴创造与项目绩效的直接关系,更进一步分析了项目成员行为整合能够经由即兴创造对科研项目绩效产生间接作用。实证研究发现行为整合能够较好地解释项目成员互动过程对科研项目绩效的影响,而且项目成员行为整合能够通过即兴创造的产生,使项目成员能更好地面对项目不确定性和创新性需求。虽然已有国外学者在项目成员一些行为变量与项目绩效关系的研究领域已经积累了一些丰富的文献,但是由于项目成员互动过程是一个\"黑盒子\",难以通过单一或几个变量进行反映,从项目成员互动过程整体性分析其对项目绩效尤其是科研项目绩效的实证研究比较缺乏,而且在项目成员行为互动过程背景下探讨即兴创造与项目绩效的关系更为鲜见。因此,研究结论能够拓展以往项目成员互动过程与项目绩效关系的研究,进一步提升即兴创造对项目完成重要性的认识,为改善课题制下科研项目管理和提高科研项目绩效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
章磊,空军工程大学装备管理与无人机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绩效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科技政策与管理、军民融合、装备采办管理等领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陕西省自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军内科研项目3项,发表论文30余篇,获陕西省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空军军事理论成果奖6项,获陕西省教学成果奖1项。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与内容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框架及内容安排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2 科研项目绩效及其测量研究
2.3 科研项目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2.4 科研项目绩效研究评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课题制下科研项目绩效影响因素分析框架设计
3.1 课题制下科研项目利益主体相互关系分析
3.2 不同利益主体对科研项目绩效影响机制分析
3.3 科研项目绩效影响因素分析框架的建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科研项目绩效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实证方法
4.1 数据收集情况
4.2 假设验证方法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科研项目资助、依托单位组织支持与项目绩效关系研究
5.1 研究目标
5.2 研究假设
5.3 研究变量及其度量
5.4 数据分析与结果
5.5 结果讨论与启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科研项目负责人个体特征、管理控制与项目绩效关系研究
6.1 研究目标
6.2 研究假设
6.3 研究变量及其度量
6.4 数据分析与结果
6.5 结果讨论与启示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科研项目成员行为整合、即兴创造与项目绩效关系研究
7.1 研究目标
7.2 研究假设
7.3 研究变量及其度量
7.4 数据分析与结果
7.5 结果讨论与启示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本书的创新点
8.3 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
8.4 研究局限性
8.5 未来研究展望
附录 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