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当代大众传媒的道德失范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新闻学、传播学等众多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在学科交叉融合中推进思考,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大众传媒道德失范的各种表现及其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大众传媒道德失范、加强大众传媒道德建设的对策和建议,并进一步探讨了大数据时代道德传媒的构建思路与实现路径,从而让大众传媒更好地为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与和谐服务。本书对于大众传媒的道德建设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彭颜红,女,生于1968年,中共党员,北京大学法学博士,记者。现任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同时兼任北京大学湖北校友会常务理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理事、湖北省伦理学会理事、湖北省自然辩证法学会理事、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中国新闻史学会会员、中国公共关系学会会员、华夏传播研究会会员和湖北省网络文化评议研究会会员等。研究方向主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道德教育、传媒伦理、文化等。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思想教育研究》、《深圳大学学报》、《思想理论教育》、《传媒》、《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已发表五十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二十余本合著。共主持或参加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二十余项。20102011年主持并完成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创新研究,成果已经出版。2018年入选湖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论文曾获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武汉市社科优秀成果奖、全国石化高校思政优秀论文二等奖、湖北省校园文化征文一等奖、湖北省纪念建党九十周年征文优秀奖等多项奖励。多次应邀参加国际国内高端学术会议并作发言,所指导的研究生曾多次获得全国、省级奖励和特等奖学金。
导 论
第一章 大众传媒与道德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 大众传媒与道德教育
第二节 大众传播活动的道德影响
第二章 大众传媒道德失范的表现和原因
第一节 大众传媒道德失范的表现
第二节 大众传媒道德失范的原因
第三章 大众传媒道德失范的有效治理
第一节 加强大众传媒道德的维护机制
第二节 健全大众传媒道德失范的预警机制
第三节 建构大众传媒道德立体化管理机制
第四节 完善大众传媒道德刚性监督机制
第四章 积极建构道德传媒
第一节 道德传媒的精神品质
第二节 道德传媒的自我规约
第三节 道德传媒的社会责任
结 束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