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的基本要求,结合高等院校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进行编写,共分十章,分别围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适应能力、自我意识、情绪管理、人际关系、人格修炼、学习养成、爱情与恋爱、择业心理以及心理障碍的预防等问题进行详细的论述,内容详实、案例丰富,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作为高等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也可作为教育、心理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第一章健康心理幸福人生
第一节健康与心理健康
一、健康
二、心理健康
第二节大学生与心理健康
一、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三节走向心理健康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
二、大学生如何走出心理困惑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思考与练习
第二章适应发展善待挫折
第一节尽快适应大学环境
一、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
二、大学新生产生适应问题的原因
三、大学新生解决适应问题的方法
第二节积极应对挫折
一、挫折概述
二、挫折的分类
三、大学生常见的挫折
四、大学生产生挫折心理的原因
五、大学生提高挫折承受力的方法
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认识自己自我成长
第一节认识自我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三、自我意识的功能
四、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第二节理解自我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偏差
第三节自我成长
一、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的标准
二、大学生培养健全自我意识的途径
思考与练习
第四章压力应对情绪管理
第一节压力及其应对
一、压力概述
二、压力对个体的影响
三、大学生常见的压力
四、压力的应对
第二节认识情绪
一、情绪的概念
二、情绪的分类
三、情绪的功能
四、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第三节大学生情绪管理
一、大学生情绪的特点
二、大学生情绪健康的标准
三、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障碍
四、情绪的调试
思考与练习
第五章人际关系交往沟通
第一节人际吸引
一、人际吸引的概念
二、人际吸引的分类
三、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四、增强大学生人际吸引力的方法
第二节人际沟通
一、人际沟通的概念
二、人际沟通的要素
三、人际沟通的原则
四、大学生常见的人际沟通障碍
五、提高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途径
第三节人际冲突
一、人际冲突的概念
二、大学生人际冲突产生的原因
三、人际冲突的过程
四、大学生人际冲突的表现
五、大学生人际冲突的解决方法
思考与练习
第六章修炼人格健康成长
第一节人格概述
一、人格的概念
二、人格的特征
三、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四、四种人格理论
第二节常见的人格异常表现
一、人格障碍
二、人格缺陷
第三节健康人格的塑造
一、健康人格的概念
二、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内容
三、大学生如何塑造健康人格
思考与练习
第七章学会学习享受创造
第一节学习心理概述
一、学习的概念
二、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三、学习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四、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
第二节学习理论
一、联结学习理论
二、认知学习理论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节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及其调试
一、学习动机不当
二、注意力不集中
三、学习疲劳
四、考试焦虑
思考与练习
第八章认识爱情理性面对
第一节了解爱理解爱
一、爱情概述
二、大学生恋爱的特点及类型
三、大学生的恋爱心理
四、大学生性心理的发展阶段
第二节破解爱情难题
一、大学生常见的恋爱心理问题及破解
二、大学生常见的性心理问题及破解
第三节学习爱走向幸福
一、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二、培养健康的性心理
三、培养爱的能力
四、正确处理恋爱挫折
思考与练习
第九章规划职业理性就业
第一节大学生职业规划探索
一、个性心理特征与职业的联系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行动与探索
第二节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
二、常见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方法
思考与练习
第十章心理问题预防治疗
第一节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神经症
二、精神障碍
第二节心理咨询
一、大学生心理咨询概述
二、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与方法
思考与练习
版权页:
主角是我
张某是某大学二年级的学生,自从住进学校的集体宿舍,她就特别不适应:总觉得别人的生活习惯和她不一致,别人总在她想熄灯休息的时候看书,她只好白天补觉;别人总在她心情好的时候故意惹恼她;别人总不把她的话当回事儿;别人总不体贴和关心她……深入了解后,同学们发现她遇事多“我”字当头,说话尖刻,平时谁要触犯她一点点利益,无论有意无意,都会引起她强烈的情绪反应。
案例分析:张某应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走出“强烈的自我中心”的包围。
(四)过分追求完美
追求完美的大学生对自己持过高的要求,期望自己完美无缺,却不顾自己的实际状况。此外,他们不能容忍自己“不完美”的表现,对自我十分苛刻,只接受自己理想中的“完美”自我,不肯接纳现实中平凡的或有缺点的自我。其后果往往适得其反,使其对自我的认识和适应更加困难。
哲理故事——特殊的寻找者
远方的城市里来了一位老人。这位老人一看便知是来自远地的旅人,他背着一个破旧不堪的包袱,脸上布满了风霜,鞋子因为长期行走而破了好几个洞。老人的外表虽然狼狈,却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不论是行走或躺卧,他总是仔细而专注地观察着来来往往的人。
老人的外貌与双眼组合成了一幅极不统一的画面,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人们窃窃私语:这不是普通的旅人,他一定是一个特殊的寻找者。但是,老人到底在寻找什么呢?
一些好奇的年轻人忍不住问他:“您究竟在寻找什么呢?”
老人说:“我像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就发誓要寻找到一个完美的女人,娶她为妻。于是我从自己的家乡开始寻找,一个城市又一个城市,一个村落又一个村落,但直到现在都没有找到一个完美的女人。”
“您找了多长时间呢?”一个年轻人问道。“找了60多年了。”老人说。“难道60多年来都没有找到过完美的女人吗?会不会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完美的女人呢?那您不是找到死也找不到吗?”“有的,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完美的女人,我在30年前曾经找到过。”老人斩钉截铁地说。
“那么,您为什么不娶她为妻呢?”
“在30年前的一个清晨,我真的遇到了一个最完美的女人,她散发着非凡的光彩,就好像仙女下凡一般。她温柔而善解人意,她善良而纯净,她天真而庄严,她……”老人边说边陷进深深的回忆里。
年轻人更着急了:“那么,您为何不娶她为妻呢?”老人忧伤地流下眼泪,说:“我立刻就向她求婚了,但她没有答应我。”“为什么?”“因为,因为她也在寻找这个世界上最完美的男人。“
启示:两个完美主义者对自己、对别人期望过高,才演绎出这段可笑又凄婉的故事。
第三节自我成长
一、大学生健全自我意识的标准
自我意识对人的心理健康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制约着人格的形成发展,在人格的优化中发挥着强大的动力功能。健全的自我意识是人类自身内在的一种成功机制,在人才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尺。
健全的自我意识有如下标准:
(1)能够正确评价自我,有自知之明,既知道自己的优势,也知道自己的劣势。
(2)能够实现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的协调一致。
(3)能够积极地肯定自我,并与外界保持一致。
(4)能够实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统一,有积极的目标意识和内省意识,积极进取,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
二、大学生培养健全自我意识的途径
从自我意识的发展来看,健康自我意识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所以大学生应该及时发现自己的自我意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努力地进行调整,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以促进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