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改性(第三版)(“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定 价:30 元
- 作者:王国全主编
- 出版时间:2018/1/1
- ISBN:9787518408665
- 出 版 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TQ316.6
- 页码:162
- 纸张:
- 版次:
- 开本:16K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系列教材:聚合物改性(第三版)》内容包括共混改性、填充改性、化学改性和表面改性4个部分,其中以共混改性为主。《"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系列教材:聚合物改性(第三版)》的特点是全面讲述聚合物改性的各种方法,内容简明、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注重实用性,且易教易学。因而受到各地不同层次高校的普遍欢迎和使用。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系列教材:聚合物改性(第三版)》内容全面而简明、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注重实用性的特色。
第1章绪论
1.1聚合物改性的主要方法
1.1.1共混改性
1.1.2填充改性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1.1.3化学改性
1.1.4表面改性
1.2聚合物改性发展简况
参考文献
第2章共混改性基本原理
2.1基本概念
2.1.1聚合物共混与高分子合金的概念
2.1.2共混改性的主要方法
2.1.3关于共混物形态的基本概念
2.1.4关于相容性的基本概念
2.1.5聚合物共混物的分类
2.2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
2.2.1共混物形态的研究及制样方法
2.2.2分散相分散状况的表征
2.2.3共混物的相界面
2.2.4影响聚合物共混物形态的因素
2.3共混物的性能
2.3.1共混物性能与单组分性能的预测关系式
2.3.2共混物熔体的流变性能
2.3.3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2.3.4共混物的其它性能
2.4共混过程、共混工艺与共混设备
2.4.1分布混合与分散混合
2.4.2分散相的分散过程与集聚过程
2.4.3控制分散相粒径的方法
2.4.4两阶共混分散历程
2.4.5剪切应力对分散过程的影响
2.4.6共混设备简介
2.4.7共混工艺因素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2.5共混组分的相容性与相容化
2.5.1相容热力学
2.5.2相容性的测定与研究方法
2.5.3提高相容性的方法(相容化)
习题
参考文献
第3章聚合物共混的应用
3.1概述
3.2通用塑料的共混改性
3.2.1聚氯乙烯(PVC)的共混改性
3.2.2聚丙烯(PP)的共混改性
3.2.3聚乙烯(PE)的共混改性
3.2.4聚苯乙烯(PS)及ABS的共混改性
3.3工程塑料的共混改性
3.3.1聚酰胺(PA)的共混改性
3.3.2聚碳酸酯(PC)的共混改性
3.3.3PET、PBT的共混改性
3.3.4聚苯醚(PPO)的共混改性
3.3.5聚甲醛(POM)的共混改性
3.3.6高性能工程塑料的共混改性
3.4橡胶的共混改性
3.4.1橡胶共混的基本知识
3.4.2通用橡胶的共混改性
3.4.3特种橡胶的共混改性
3.4.4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
习题
参考文献
第4章聚合物填充、增强体系及纳米复合材料
4.1填充剂与增强纤维简介
4.1.1填充剂的种类
4.1.2无机填充剂
4.1.3增强纤维及晶须
4.1.4天然材料填充剂
4.2填充剂的基本特性及表面改性
4.2.1填充剂的基本特性
4.2.2填充剂的表面改性
4.3填充剂对填充体系性能的影响
4.3.1力学性能
4.3.2结晶性能
4.3.3热学性能
4.3.4熔体流变性能
4.4无机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材料
4.4.1无机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4.4.2无机纳米粒子/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4.5聚合物增强体系
4.5.1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概述
4.5.2热固性树脂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4.5.3热塑性树脂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35)
4.5.4热塑性塑料的其他增强体系
习题
参考文献
第5章接枝、嵌段共聚改性及互穿聚合物网络
5.1接枝共聚改性
5.1.1基本原理
5.1.2接枝共聚方法
5.1.3接枝共聚物性能与应用
5.1.4接枝共聚物研究
5.2嵌段共聚改性
5.2.1基本原理
5.2.2嵌段共聚物制备方法
5.2.3嵌段共聚物性能与应用
5.3互穿聚合物网络
5.3.1互穿聚合物网络种类
5.3.2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制备
5.3.3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应用
5.3.4工业化IPN发展方向
习题
参考文献
第6章聚合物表面改性
6.1概述
6.2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6.2.1基本概念
6.2.2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方法
6.2.3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机理
6.2.4等离子体处理在聚合物表面改性中的应用
6.3表面化学改性
6.3.1碱洗含氟聚合物
6.3.2酸洗聚烯烃、ABS和其它聚合物
6.3.3碘处理
6.3.4其它化学处理
6.4光接枝聚合改性
6.4.1表面光接枝的化学原理
6.4.2接枝方法
6.4.3表面光接枝改性的应用
6.4.4表面光接枝最新进展
6.5难粘聚合物表面改性
6.6偶联剂在表面改性中的应用
6.6.1偶联剂种类
6.6.2偶联剂的应用
习题
参考文献
附录英文缩写与中文名对照表
版权页:
作为一种通用塑料,PVC有不少需要克服的缺点,其中包括加工流动性差。因而,对PVC的加工流动性进行改性,就成了PVC制品配方设计中需考虑的重要问题。ACR是PVC最重要的高分子加工助剂。
ACR(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是一大类不同组成的含有丙烯酸酯类成分的共聚物的总称。用在PVC制品中的ACR有两种类型,其一是用作加工流动改性剂的,其二是用作抗冲改性剂的。
(1)用于加工流动改性剂的ACR
用于加工流动改性剂的ACR,其主要品种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乳液法共聚物。
在硬质PVC中加入少量ACR,可明显改善其加工流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硬质PVC配方中加入1.5%的ACR,即可使塑化时间明显缩短。加入量增至3%,则塑化时间进一步缩短。
ACR能够缩短PVC的塑化时间,其主要原因在于ACR在混炼过程中可以在PVC粒子之间产生较大的内摩擦力,促进PVC多重粒子的破碎和熔融。
ACR不仅可以缩短塑化时间,而且可以改善PVC的塑化效果,使材料的均匀性提高。此外,ACR还可以提高PVC在加热状态下的伸长率。热态伸长率的提高,使得PVC更易于在中空吹塑或直空吹塑中成型,有利于这一类制品的加工制造。
将ACR应用于PVC压延制品中,由于共混物料释压后的膨胀效应(巴拉斯效应),可使辊间存料的表面张力增大,易于形成回转的圆筒形状,可消除压延产品的边缘裂口等,有利于提高压延产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