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作文述评与2018年高考作文预测
2017年高考已落下帷幕,热闹也渐次淡去,对于全国各省市2018届的高三师生而言,所迎来的将是2018年全国高考,为此,对今年高考9套卷10道作文题的回望和思考就显得十分重要。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选材丰富、形式多样,每道题都有各自特点。它们紧扣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热点,内容从国家大事到环境保护,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身边事件,让每个考生都能在写作中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旗帜鲜明地阐述个人观点。
在这里,我们针对2017年高考作文命题呈现的特征,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解读、归纳思考,把握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方向及其作文材料来源,在回顾的同时,对2018年高考作文命题进行预测和展望,为来年考生如何备考、迎考,做出一点努力。
一、2017年高考作文命题理念综述
2017年高考作文基本延续2016年的高考作文命题理念传递国家政策、弘扬传统文化、关注社会热点、探究科技发展。
1.立德树人,彰显学科特色
高考作文命题,具有特定的导向作用,2018年的命题切合教育部提出的高考语文的命题重点在于加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核心价值标准,推动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实现。立德树人,贯穿于多套试卷的写作试题命制中,体现语文学科独具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功能。
全国新课标Ⅰ卷作文题是中国关键词,要求考生选用相互间形成有机的关联的关键词,来向外国青年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作要求中的明确指令,就是鼓励考生要理性思考、畅所欲言,向外国青年讲好中国故事。
北京卷共和国,我为你拍照,要求选择一幅或几幅画面来显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这是要求考生将个人的命运与共和国发展紧密结合,要胸怀爱国之心,把握在民族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激发考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考生在面对此类作文题时,要有崇高的爱国情怀,更要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平时要多关注国家、社会大事,考时才能做到素材翔实、丰富,叙议结合。
2.立足传统,弘扬民族自信
中华民族具有优秀的文化传统,在高考命题中,从不同角度对传统文化进行思考,引导考生抒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是语文学科的优势,也是职责所在。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激励奋进的名句和故事,需要青年人铭记和传承,这也是培养民族自信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考生对相关内容进行思考、认知和评价,从而能更好地关注并传递传统文化。
全国新课标Ⅱ卷作文是从所给出的6个古诗句选2个或3个来自行立意。所给的6句话,有选自《周易》,有来自杜甫、李清照、魏源,还有现代伟人鲁迅和毛泽东。考题所选用的名言名句,都带着人生哲理和思考,容易激发考生通过对历史名人的认知,结合自己的经历,抒发人生感悟。
天津卷的重读长辈这部书中,明确提出了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打开时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从长辈身上,考生能看到文化传统在他们身上的表现,在耳濡目染中,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中成长起来。
写此类作文,考生对传统文化要有一定的了解,更要看到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才能在写作时做到言之有据,令人信服。
3.注重生活,思考身边事件
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生活在世上的,应当多关心身边事件,接触并了解社会和时代发展。考生身处群体环境里,很多事看似与己无关,其实又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做为社会人,就要去关注、思考发生在周围的事件,见仁见智地提出观点,阐明看法,更要敢于担当社会责任。
上海卷的作文题预测中说,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不以为然,但无论愿意还是无视,我们总是要去思考;江苏卷的新材料作文以车为话题,车来车往,见证时代的发展,也承载人间的真情,还折射社会观念的变迁;北京卷说纽带中说,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聚,在当今时代,很多方面都离不开纽带。
北京、上海、江苏,都是经济发达的省市,这三个省市的命题都侧重于社会生活,注重让考生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倡考生多与他人交往,融入社会发展,懂得正确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方式与方法。
要写好此类文章,考生必须关注身边事件,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善于联系其他社会现象来加以分析和探讨。
4.提倡阅读,思考万象人生
读书辛苦事,得失寸心知。国家领导人在很多场合,都提倡国民要多读书。读历史、读哲学,从书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在今年高考题中,虽然没有直接以读书来命题,但与书却有着密切联系,引导考生透过书的表象,看到世情百态、人间万象。
山东卷的24小时书店材料说,任何人都可以进书店读书,书店欢迎前来阅读的所有人,书店所提供的不仅仅是书,更多是人间温情;浙江卷作文是人要读三本大书,即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和心灵之书,由具体的有字之书到抽象的心灵之书,这让考生更多懂得去思考人生;天津卷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要求考生要多角度去读,去思考长辈这本书的实质和内涵。
读书,读的不仅仅是眼前的文字,更重要的是要读通书里的情怀和精神,读懂书中所蕴含的欢笑和泪水,这才算读懂了书。在写作此类文章时,考生不能只看到书的内容,而要深入其中,读出真切的个人感悟。
5.紧扣热点,出题新人耳目
新闻一旦成为热点,势必引发各大媒体转载,引起国人关注。作为考生,平时要多关注新闻事件。一般而言,热点新闻事件,都与国家政策有关,与新事物的发生有关,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考生须及时了解把握,才能正确理解与运用。
全国新课标Ⅰ卷中的共享单车广场舞环境污染美丽乡村等,都是一些社会热点。它们引发考生去思索新闻现象,探究社会背景。而全国新课标Ⅲ卷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材料说,2017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为国选才的高考制度,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命题随之运用而生。
6.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科技进步,方便了每一个人,在当今时代,日新月异的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高考命题引导考生对科技话题进行思考,让考生关注国家发展动向。
全国新课标Ⅰ卷中的的高铁移动支付,是当前热门的词语。高铁是人们出远门的首选,移动支付的购物付款方式,已渐渐深入人心,被民众接受。江苏卷的车,命题通过车的不断变化,让考生反思以车为代表的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通过讲述和车有关的故事来展现人情冷暖、亲情温馨、社会发展、风气变化等。
二、2018年高考作文命题思路展望
近三年高考命题,越来越侧重国家大事,更贴近时代,这是接地气的命题形式,鲜明地传递了2018年的命题方向,高中生不应再单纯地闭门读书,应对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只知道读书的学生,只是学生而已,关注国家、社会,并能提出独到看法和观点的,才是真正的国之少年。
遥望2018年高考,新一届的高三师生在备考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关注国家政策,掌握重大事件
一带一路是我国面对国际新形势所提出的发展策略,国家为此坚持不懈地努力推进,类似如此重大的事件及其相关内容,考生们平时要通过不同的渠道搜集信息,阅读相关材料,掌握进展,充分了解。
2.了解社会新闻,联系自身思考
考生应当从身边实际出发,去思考和反省,做一个深谙时代、理解他人的青年。类似共享单车广场舞食品安全等事件,都与考生生活息息相关。这要求考生要对社会新闻和日常生活进行思考和分析,任何普通的社会现象,一旦成为民众眼光聚焦的热点,就须引起重视,事先多做一些相关材料的搜集和探究。
3.梳理传统文化,思维推陈出新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沉淀,从古典诗词名言名句到人际交往道德礼仪,都有显著的延续。北京卷2014年的作文题好家风,2016年的老腔何以令人震撼,2017年全国卷中国关键词里的京剧中华美食等,以不同的方式多次出现在高考作文命题的材料中,在备考时,要善于在总结过往命题内容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思考新的命题方向。
4.关注名言名句,拓展思维方式
考生对名人言论,往往耳熟能详。2016年江苏卷的言论作文有话则长,无话则短,2017年的浙江卷有位作家说,人生要读三本书,2017年全国新课标Ⅱ卷6个古诗句等,都是以言论名句为材料来命制作文题目。为此,考生在备考时,可以对常见的名言、名句、诗词,进行分类梳理,思考其立意的角度,从不同方面来练笔。
三、2018年高考作文备考策略
高考作文题的命制,旨在为国选才,其命题有严的要求,做为老师很难事先预知,做为考生也切忌投机取巧、临阵磨枪。写作要想获得高分,还在于平时写作素材和写作经验方式的积累,才能做到临危不惧、从容面对。
1.揣摩它山之石,提升审题意识
每年高考结束,总有合适的高考作文书上市,或是备考类的期刊杂志出版。对于书中的优秀作文,考生要学会揣摩别人的审题立意、材料运用等,做到胸中有丘壑。
2.侧重文体训练,固定呈现方式
高考作文,一般写议论文或记叙文,为此,在平时作文训练中,要根据自己的写作习惯,确定文体,不断加以强化练习,规范格式。
3.夯实写作基础,掌握构思技巧
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考生应学会读懂材料,学会分析材料,由此确定立意角度。写作时,语言要流畅生动,富有表现力,且文章结构要条理清楚。如此,以不变应万变,作文方能获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