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20世纪西方哲学四大主潮之一。我国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与教学大体可以追溯到1981年佩里·安德森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中译本出版以后。30年多来,经过几代学者的辛勤耕耘,这门年轻的学科取得了迅速而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名副其实的显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哲学专业本科生的国际化意识和国际化能力显著提升,对教学、教材的国际化也有了更高的期待。
张亮,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江苏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第一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奠基之作--《历史与阶级意识》选读
第二章 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先声--《乌托邦精神》选读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时代反思--《马克思主义和哲学》、《卡尔·马克思》选读
第四章 艰难的政治哲学探索--《狱中札记》选读
第五章 激进的现代艺术哲学之思--《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选读
第六章 用“总体人”的辩证法来反对斯大林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选读
第七章 现代性的哲学诊断--《启蒙辩证法》选读
第八章 无限可能的人--《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选读
第九章 戴镣铐的个人之舞--《辩证理性批判》选读
第十章 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与发展--《卢梭和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和黑格尔》选读
第十一章 “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发轫之作--《保卫马克思》选读
第十二章 意识形态批判的里程碑--《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选读
第十三章 发达工业社会之激进的意识形态批判--《单向度的人》选读
第十四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终结--《否定的辩证法》选读
第十五章 从意识形态的重建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通往理性的社会》、《交往与社会进化》选读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