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开放基金”可称为首师课外学术的一个品牌活动。自2002年开始,共资助1658项学生课外研究课题,500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走进实验室动手实践、探索创新。《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室开放基金立项课题优秀论文集(2020年度)》一书,是2019年度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室开放基金立项课题优秀成果的汇总,收录了各个学院学生研究的各个
光时亨(?-1645),是明朝南直隶桐城(今安徽桐城)人,为崇祯七年(1634年)甲戌科进士,任兵科给事中。因劝阻崇祯皇帝南迁而致使明朝覆亡,他也由此成为明末知名度很高的重要历史人物。光时亨曾投降李自成,留任兵科给事中。后投南明弘光帝,为马士英所劾,与周钟、武愫同时弃市。几百年来,光时亨的著作从未刊行,文集抄本最近重现
本书收录了《在学术互动中产生灵感》《出版新业态下编辑人才队伍建设的创新路径》《新时代编辑核心素养框架构建初探》《多元媒体时代图书教育功能新论》《探讨继续教育在美术编辑人才培养中的开拓作用》等文章。
《黄淮集》是明初重要历史人物黄淮全部存世著作的结集。本书由华东师范大学汤志波整理,底本选择精当,参校本搜罗完备,校勘记详实,并以附录的形式,收入相关传记资料多篇,体现了整理水平。
《王氏仁荫堂全集》是清代著名家族文集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部陕北古代家集。内容集家风家训、史学文学、政论文论于一体,全书共6卷。原书为石印本,光绪三十年(1904)出版。目前所知,原石印本分别收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山东省图书馆,王氏家族也有一部(不全)。尚没有点校本出版。作者王汝梅、王宪曾父子,家学渊源,治学严
本书是阮元自编定稿的个人文集,除他领街主编的如《经籍籑诂》《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山左金石志》《两浙金石志》《畴人传》等书外,大致均收入其中,而且比较集中和系统地反映了他的学术观点和治学方法。全书分揅经室集、续集、外集三编,其中揅经室一集14卷、二集8卷、三集5卷、四集11卷;揅经室续集9卷,揅经室外集5卷。本书及续集按
《揅经室集》六十三卷,清阮元著。《揅经室集》是阮元自编定稿的个人文集,除了他主编的几部专书外,阮元一生著述大部分收入集中。文集系统反映了阮元的学术观点和治学方法——“余之说经,推明古训,实事求是而已”,表明他恪守汉学正统的立场和以古训求义理的治学方法。七集六十三卷本的《揅经室集》由原印四集(包括《一集》《二集》《三集》
《三鱼堂集》,清代陆陇其撰。《三鱼堂集》包括《文集》十二卷(含附录)、《外集》六卷共十八卷,为陆氏门人侯铨所编。四库馆臣认为:“其中或有未定之稿,与夫偶然涉笔、不欲自存者,均未可知。”《文集》十二卷,其中的《学术辨》阐发陆氏思想最为详明。《外集》以奏议、条陈、表策、公牍为主,从中可以看到陆氏在县官及御史任上的实践举措。
北大才斋讲堂是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主持开设的面向全校研究生的学科素养课程,邀请校内著名专家学者授课,他们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经验,分别从学科架构、学术素养、学科前瞻和学科应用研究等方面,解读学科奥妙,分享研究心得,提升研究生科学精神与学科素养,为同学们从事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创新型研究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性研究
孙毓修(1871—1922),清末民初目录学家、藏书家、图书馆学家,中国儿童文学第一人。本书收录上海图书馆藏孙毓修稿抄本50余部,系首次对馆藏孙毓修撰著进行系统影印出版,版本珍稀,资料价值高。内容几乎涉及其治学的方方面面,包括:(1)考校性著作,如《永乐大典辑本考》;(2)目录学著作,如《涵芬楼鉴藏内篇》;(3)文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