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为两部陆游的经典作品。《老学庵笔记入蜀记》分为《老学庵笔记》和《入蜀记》两部分,都是南宋著名文学家陆游的经典作品。《老学庵笔记》是陆游晚年所著的笔记,内容多为作者耳闻目睹之事,广涉两宋朝野历史掌故、典章制度、民间风俗等,十分丰富。《入蜀记》为日记体游记,逐日记载了陆游由山阴到夔州的所经之地、所历之事、所观之景,穿插
江苏仪征地方文献汇编整理。本书包括吴文镕撰《吴文节公遗集》八十卷,附吴养原辑年谱一卷,据相关版本点校整理。《吴文节公遗集》以奏议与公牍为主,另有尺牍、诗文等。内容涉及漕运、盐政、教匪、地方诉讼等当时社会诸多问题,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所附《文节府君年谱》一卷,吴养源辑,记述吴文镕生平、家世及仕宦海历程,涉及晚清社会转型时
本书为广西博物馆协会第七届学术研讨会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内容包括“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的研究”“博物馆陈列展览与数字化建设的研究”“博物馆社会宣传教育工作的研究”“考古与文物的研究”“摩崖石刻与碑刻的研究”“其他研究”6个板块,共30多篇论文,涵盖了博物馆学的研究的多个方面,展现
这是一本教学研究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论文集。全书分为金融。经济、文学、教学。创新等板块,选取了十余篇广东省内各高校教师及部分优秀学生的论文,如文学与语文的兼美——评部编版语文新增课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重读路遥小说《人生》感悟时代青年人生道路的选择、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研究、肩水金关汉简所载的汉代河西地区粮价分析等,
本书是甘熙记录的自己所见所闻所考的有关金陵风物旧事,内容涉及自六朝以往旧事直至嘉道年间南京大街小巷历史沿革、典故、山水脉络、水文地质、乡老遗文轶事、经济百态、文化生活、风俗人情等方方面面,堪称记录晚清金陵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书中还对南京地区不少文物古迹进行了严谨的考证,比如江宁小丹阳甘村出土的汉壶、鼎新桥下掘地发现古代
《胡仲持文存》包括自述、文学、语文和观察四个板块的内容。主要是胡仲持1938年至1949年间发表于各大杂志《申报》《青年知识》等的一些文章评论和胡仲持给一些翻译作品做的辅文等。如:《我的自传》《论鲁迅的翻译》《读书的经验》《关于求学的几种疑虑》《愤怒的葡萄》译序、《黎明之前》序、《黄金、武力与正义感》《对苦难搏斗》《不
这本集子里的文章都是我56岁到58岁这个期间写的。这个年龄段虽不是老夫,但也绝不是少年了。相当于四季之中的初秋吧!集子分为日出日落、修身养性、生老病死、寤寐之间、游弋人海、经世济民、人文历史、走南闯北等篇章。有些是周末写的,有些是在旅途之中写的,其中的感受与苏东坡密州狩猎时的心理年龄和人生感悟很相似。我十分欣赏苏东坡、
李文田(1834—1895)字仲约、奋光,号若农。广东顺德人。清咸丰九年(1859)探花,官至礼部侍郎。学问渊博,治辞章金石之学,金元故实,西北史地,无不精通。工书,宗法北碑,功力独具,有名于时。著有《宗伯诗文集》等。本次所收著作均为李氏代表性作品,较全面地反映了李文田治学各个方面的成就,尤其注重其在西北史地方面的学术
《晚学庐丛稿》,收录了叶瀚著作近六十种,其中经部五种、史部十八种、子部三十二种、集部四种。该书包括《墨守要义》《墨斠注残稿》《元史札记》《本草纲目辑注札记》《中国美术史二编》《中国美术史长编》等,可以看出叶瀚涉猎广泛,兼通四部,精于墨学,尤以其承晚清浙派印学余绪,嗜于金石之学。这些手稿还包含同一书在不同时期的稿本,圈点
本书辑录了南京大学校友终身学习辅助计划“诚计划”2022-2023年度理工科学直播讲座的十余篇演讲文稿。主讲老师包括祝世宁、方成、沈树忠、郭子建、吴培亨、丁爱军、任洪强等十余位南京大学理工科著名专家教授,包含南大故事、国家战略、科学前沿、行业动态、科学与人文素养等五大主题,内容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