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阐述了城市灾害和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范畴、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定义与范畴、城市综合防灾总体规划、城市综合防灾详细规划、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管理等。
本书以INSARAGGuidelines为核心体系,从国际地震应急演练的基本概念、演练安排、前期筹备、现场准备、演练场景、演练任务卡、评估方法和远程演练多个方面提出了参考建议和技术规范,是国际搜索与救援咨询团(INSARAG)在下一个执行期开展相关演练的主要指导文件。同时,为国家和地方地震应急救援综合性流程演练的组织开
本书内容讲述:联合国灾害评估与协调队(UNDAC)成立于1993年,是联合国面向全球灾害实施人道主义支援,发挥灾害信息管理、评估与人道主义事务协调的主要力量之一。截止2015年12月,UNDAC已在全球范围内执行了人道主义支援任务255次,1378人次的UNADC队员派往了超过100个国家。UNDAC的主要工作体系和方
本书旨在帮助各国政府的灾害管理者获取相关基本知识,了解如何运用国际工具和服务。集中关注救灾和备灾阶段中队灾害管理者有用的关键工具和服务,但不涉及减少灾害风险的工具和服务,也不包含长期灾害恢复工具。包括一些和冲突局势相关的条目,并未包括尚在研发阶段的工具和服务。其目的是支持亚太地区的国家不断发展备灾和救灾能力。受众包括国
本书是基于生命全周期创伤构建的预防方案。为读者提供可靠、有效的渠道了解并掌握创伤预防知识,提升人们安全意识,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将生活常见的创伤内容依据年龄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主要包括儿童、成人(孕妇)、老年人,同时以每个阶段常见的不同创伤类型,按照创伤的表现和识别、发生前预防、发生后处理以及儿童健康教育、家长普及教育和常
“一部中华文明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与自然灾害不断抗争的历史。”自然灾害不仅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而且从灾荒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相互关系中,可以揭示出有关社会历史发展的许多本质内容来。 李文海是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的开拓者。他先后主持编写了《近代中国灾荒纪年》《中国
本书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详今略古,记述了深圳自然灾害事件,分析了1978-2022年发生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情况,内容包括:深圳市概况、深圳市自然灾害分析与评述、深圳市历年自然灾害概要。
《城市区域灾害防御理论与技术》着眼于城市区域这一特定的承灾体,针对风险程度高、灾害后果严重的地震、火灾、洪灾等典型灾害,向读者介绍灾害防御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本书遵循评估、规划、处置的灾害应对逻辑,围绕工程防灾、规划防灾和管理防灾三个方面,首先阐述了城市区域灾害风险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单灾种专项防灾规
本书整理归纳了近年来典型灾害防御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案例,旨在通过典型案例向读者介绍城市建设领域灾害防御相关技术的具体应用。根据应用对象的不同,本书内容分为建筑工程灾害防御技术应用、城市区域灾害防御技术应用和灾害防御信息化技术应用三部分。建筑工程灾害防御技术应用介绍特殊消防设计、超高层建筑抗风研究、结构加固改造等技术在一
本书在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田野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西南地区的地缘区位和资源优势,试图梳理、总结、厘清西南地区灾害文化的概念、内涵、特点、生成、作用及其价值。此外,本书还尝试总结和西南地区灾害文化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西南地区灾害文化研究的新视野、新方法、新路径,为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提供本土与现代相结合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