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理想国》为什么反对艺术?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倡导什么样的人生?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真的认为君主一定要不择手段吗?霍布斯的《利维坦》的自然状态是什么? 介绍西方哲学的书籍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既能深入浅出地阐明经久不衰的西方哲学思想,又能指出这些思想的不足之处。奈杰尔·沃伯顿运用高超的
《古典哲学》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牛津读本丛书中的一种,由著名古希腊哲学专家和伦理学史专家特伦斯·埃尔文编选和解读,为学生引介由古希腊罗马哲学家所提出的本质性的哲学问题。本书与通常按时序排列不同,它以专题结构为特色,集中于哲学问题和观念,而非历史背景。古代哲学家著作的节选(很多是新的翻译)点缀着编者深刻的
本书是尼采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几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全书以汪洋恣肆的诗体写成,熔酒神的狂醉与日神的清醒于一炉,通过“超人”查拉图斯特拉之口宣讲未来世界的启示,在世界哲学史和诗歌史上均占有独特的不朽的地位。全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1篇至关重要的序言和2篇演讲,演讲地点主要集中在一个叫做“斑牛镇”的城镇里。第二部分
为什么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去世两千余年后依然是家喻户晓的名字?对于近现代的一些哲学家,我们也可以提出相似的问题。本书为回答此问题提供了开端。回归哲学本质,作者与当代领衔哲学家展开对话,对谈西方哲学史上那些最伟大的哲学家,阐述每位哲学家的研究进路、关注问题、遗留问题及产生的影响,开启进入西方哲学史及伟大心灵之门,去探究哲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亟需政治哲学提供智力支持来应对国内外形势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然而,与社会现实的迫切需要相比,我国的政治哲学研究刚刚起步,尤其是基础建设相当薄弱,极大地制约了中
《外国哲学(第四十七辑)》由韩水法教授主编、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负责组稿,刊登外国哲学专业研究者的学术文章。《外国哲学(第四十七辑)》有康德哲学研究、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现象学及存在主义研究、形而上学问题研究和青年之窗五个栏目,共收录14篇论文。康德哲学研究栏目收录三篇探讨康德哲学的论题和概念的文章;维特根斯坦哲学研
本书是在作者近三年发表的中西哲学研究论文的基础上集结、修改成形的,主题是论述中西哲学的根本差别。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预备性探讨,就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不同的文明类型及其哲学定向、中西哲学的前提反思等基本问题进行必要的澄清;第二部分为专题研究,即对中西哲学之根本差别开展出深入的理论阐述和内容上的多重具体化。本书认为,
《智术师列传》记载的是起自高尔吉亚止于3世纪初年的智术师群体,主要人物是公元1世纪至2世纪的智术师。简短回顾那些非常雄辩以至在智术师群体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哲人后,斐洛斯特拉图斯开始叙述真正的智术师的生平。简短叙述从高尔吉亚到伊索克拉底的“老智术师”群体后,从埃斯基涅斯开始,直接过渡到“新智术师”群体,中间跨度长达3个世纪
历史哲学显然不是哲学的历史,即哲学史。因为历史是人类过去的活动,是一种事实性的客观存在。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一种意识形态,或者是一种意识活动。哲学史是一种人类意识的活动史。尽管哲学史的素材对哲学史的研究者而言,是一种给定的事实材料,而它涉及的相关对象却是一种意识形态活动的结晶,即先前哲学家们的思想成果。因此,
本书从思想史的母体历史学讲起,交代1970年代之前思想史的前身如欧美旧文化史、精神史、观念史的发展,并以思想史的姊妹学科如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等当作参照,勾勒思想史的边界与特色。此外,本书详细分析影响20世纪英语世界最剧的脉络主义思想史,详述此一学术见解的旨意、长处与短处,并讨论脉络主义之后思想史学界的反省与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