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第一部分 预备性探讨
重论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
一?中国哲学在何种意义上能够成立
二? 合法性问题与世界历史的权力架构
三?哲学之单纯形式的含义:文化的主干?思想的母体?精神的核心
四?中国哲学对于自身的疑惑
论不同的文明类型及其哲学定向
一?世界精神的具体化:民族精神
二?关于文化或文明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意识
三?哲学之为文明的心脏
四?轴心时代的精神突破及其哲学创制
哲学比较的前提反思
一?前提反思在根本上的必要性
二?原始的本性和开端性指令
三?哲学之自我批判的决定性意义
四?当代解释学的主旨及其思想任务
第二部分 专题研究
论中西哲学之根本差别
一?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超感性世界和感性世界的分割对立
二?中国哲学的非形而上学建制:道器不割体用不二
三?由哲学的基本建制分辨中西哲学之根本差别
[补说:关于中西哲学根本差别之若干提法及体会的简要回顾]
再论中西哲学之根本差别
一?形而上学是什么
二?超越问题
三?西方形而上学历史中的四重区分
四?作为柏拉图主义的基督教以及形而上学的存在神逻辑学机制
三论中西哲学之根本差别
一?道器不割体用不二的基本建制意味着什么
二?作为中国哲学本质特征的政治哲学
三?作为中国哲学本质特征的历史哲学
四?大道不离人生日用
由生活世界的趣舍总论中西哲学之根本差别
一?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及其对生活世界的贬黜
二?道器不割体用不二的基本建制及其与生活世界的本质勾连
三?中国哲学对生活世界的居有与守护
四?形而上学的历史性解体与生命哲学的当代意义
附录:由实体及主体论儒学存有论境域的通达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