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文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第1辑·2011)》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的成果之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系列丛书》之一种。《马克思主义专题研究文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第1辑·2011)》主要收录2008-2010年度全国范围内公开发表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面最具代表性、水平最高的文章,是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最具代表性、前沿性、权威性的成果。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
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若干问题
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五大理论假设
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劳动市场和产品市场的一般均衡
马克思主义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创新与实证分析
再生产平衡条件公式是如何被引入转形研究领域的?
投资的倍加效应与周期性运动——马克思经济范畴上的模型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光辉典范——纪念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出版150周年
着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神经器官”——读恩格斯晚年关于“头足倒置”与金融危机的论述
当代社会主义经济研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中国道路”
中国的经济改革道路:实质、意义和前景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新中国经济60年发展主脉——论基本经济规律与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和完善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必然性
正确认识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为什么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
分配不公的主要矛盾、根源和解决途径
城乡二元结构下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率影响研究
汇率制度改革必须维护货币主权
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致命弊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初探
基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中国社会养老保障筹资模式的探讨——兼论中国国有土地权益的归属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
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深刻背景和制度根源
略论新自由主义与国际金融危机
关于目前经济危机的不确定性问题
当前世界经济危机成因、影响与对策的理论分析
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和1975-2008年美国经济的利润率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研究
对西方经济思潮新动向的分析和评论
保罗·克鲁格曼:反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分析——一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解析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与索洛增长模型的比较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生命的终结
危机与机遇:再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造性转化
政治经济学在美国的发展
在这一理论背景下,虽然马克思也承认资本有机构成有提高、下降和不变的三种状态,但是,一旦他将技术进步引入到资本有机构成变化之中时,其着重点则是考察了科技进步如何通过对劳动客观条件即不变资本的作用而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这一状态。
马克思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分析是与马克思所处的工业大革命后19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现实分不开的,这一时期经济现实特征为:(1)科学技术进步对于劳动的客观因素或不变资本的(包括生产条件和自然条件)影响较大。(2)科技进步对劳动的主观因素作用相对小些,以致可变资本的变化不大。③所以,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马克思在考察影响资本有机构成变化因素时,自然更多地关注科技进步对劳动客观因素变化或不变资本变化的作用情况,而较少地关注科技进步对劳动主观因素或可变资本变化的作用情况。反映到资本有机构成上面则主要考察了随着科技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状态,并将这一状态作为一种长期变化的状态就很正常了。
其实,就长期而论,科技进步对劳动主观和客观条件都会发生影响,即对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都会发生作用,尤其自马克思以后这一经济现实特征越来越明显。如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科学技术水平已经有了极大地提高.这不仅带来了劳动工具、劳动资料等这些以不变资本表示的劳动客观因素的巨大变革,而且也对劳动者本身以及劳动时间等这些以可变资本价值形式表示的劳动主观因素以及相关条件具有极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