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碟探索》在关注不明飞行物的同时,更多地关注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以新锐、科学、严谨的精神,展示人类在未知领域的一切有趣探索。本套丛书收录了《飞碟探索》创刊以来刊登的关于飞碟的资料和相关报道,详解历次发生在国内和国际上的重大飞碟事件,全方位解密飞碟真相。
《飞碟探索》在关注不明飞行物探索的同时,更多地关注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天文、地理、生命科学和考古学。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未知世界,关注最新的科学探索,启发青少年建立在科技知识基础上的奇思妙想。《飞碟探索》将和千万青少年朋友们一起仰望星空,一起探索未来,一起呵护人类最纯粹的好奇心,告诉他们,世界上有很多很多问题等着我们去解答,宇宙还有很多秘密等着我们去寻找。
第一辑 未被承认的真相
\\t发往宇宙的漂流瓶 苏逸平
\\tUFO,敌人?朋友?! 陶 晶
\\t震惊!有关UFO的民意调查 赵 群
\\t外星人:用物理效应净化空气 傅民杰
\\t摩亨·佐达罗之劫 刘莉华
\\t科学的研究:斯通亨奇与麦田怪圈 郦 冰
\\t886宗月球之谜 傅民杰
\\t“阿波罗”的太空奇遇 吴再丰
\\t遭遇神的“阿波罗”航天员 吴再丰
\\t来历不明的绿火球 霍桂彬
\\t喂,我看见了飞碟 陈育和 安克非
\\t开创飞碟新纪元 谢湘雄
\\t地震中,UFO闪现 薄风仪
\\t发现他们的另一面 杨自豪
\\t未被承认的真相 陈育和 安克非
\\tUFO的存在毋庸置疑 陈育和 安克非
\\t
\\t第二辑 现实与虚幻有时一线之隔
\\t烦恼,开始在夜晚 刘 艳
\\tUFO,宇航员之所见 李建秋
\\t现实与虚幻有时一线之隔 王壮凌
\\t我宣誓:我的确见过UFO 吴再丰
\\t发了疯的美国人 周文瑛
\\t充满疑问的琳达·考泰尔事件 张宜波
\\t知道的不能说,说的不知道——UFO之官方调查 钱 磊
\\t希尔夫妇的梦魇 刘海平
\\t发光的UFO原形之谜 吴再丰
\\t射击,未中! 杨孝文
\\t神秘的圆筒形不明飞行物 陈育和 姚洪亮
\\t难以解释的事实 周晓珊
\\t三种证据的揭示 陈育和 安克非
\\t我们还未准备好——《深海圆疑》与梦想成真 江晓原
\\t应用人造生命探索UFO 敬一兵
\\t飞碟探索与“蓝皮书”计划 谢湘雄
\\t贝蒂的一夜 刘海平
\\t黄皮书·红皮书·EBE 霍桂彬
\\t
\\t第三辑 谁参加了军事演习
\\t威胁!逼近华盛顿 谢湘雄
\\t经典回顾之阿诺德的奇妙旅程 子 骥
\\t“库尔斯克号”悲剧与UFO 王永宽
\\t发生在澳洲的惊天劫案 梁晓鹏
\\t法国UFO着陆案例 云立中
\\t无法落幕的UFO追击案 陈育和 安克非
\\t劫持现象背后 时秀华
\\t矛盾重重的劫持事件 赵 楠
\\t潜意识对探索UFO的影响 敬一兵
\\t匈牙利,在午夜时分 宋学娟
\\t关键证据:纳什-福坦贝利事件 陈育和 安克非
\\t51区:不明飞行物的乐园 吴再丰
\\t雷达幽灵:莱肯西斯-本特沃特斯事件 陈育和 安克非
\\t核设备吸引UFO吗 陶 晶
\\t福克斯频道UFO事件逸闻 康佳立
\\t谁参加了军事演习 聂 云
\\tUFO:美国空军与FBI的对峙 霍桂彬
\\t来自贝加尔湖深处 傅 氏
\\t
\\t第四辑 真实or谎言
\\t英国国防部报告——萦绕不去的幽灵 宁春慧
\\t2005年英国UFO报道 霍桂彬
\\t发生在巴西的罗斯韦尔事件 霍桂彬
\\t罗斯韦尔事件:真实or谎言 钱 磊
\\t光影重重——伊朗空军追踪UFO事件 陈育和 安克非
\\t亚当斯基型飞碟之石——来由始末 刘欲庭
\\t战斗机向UFO开火 聂 云
\\t佛罗里达上空的UFO 祖 华
\\t结缘UFO:FBI档案中的致密前三页
霍桂彬
\\t格罗姆河上的航天飞碟 马文会
\\t美国UFO考察纪实 金 帆
\\t智利:UFO在这里筑巢 张春来
\\t藏匿飞碟的“第18机库”探秘 吴再丰
\\t“火焰战斗机”来自何方 候 涛
\\tUFO事件引发的奇案 杨孝文
\\t杰克·雷蒙德的UFO照片 约翰·亚历山大
\\t“三·一八”UFO事件分析与综述 王思潮
未被承认的真相
\\t文_陈育和 安克非
\\t艾伦·海尼克最早用“近距离遭遇”这个名词来为那些UFO报告分类,这里的“近距离”通常是指在150米的距离以内。之后,这种分类方式广为接受,特别是在电影《第三类近距离遭遇》(讲的是目击或接触到UFO乘客的事情)放映以后。
\\t第一类近距离遭遇(简称CE-Ⅰ)是指近距离(通常在150米以内)发现UFO,但并没有发现它与周围做任何接触。智利斯-惠特得事件可以作为一个例证(发生在1948年7月24日,阿拉巴马的蒙哥马利上空),另一个例子发生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埃克西特,时间是1965年9月3日。
\\t第二类近距离遭遇(简称CE-Ⅱ)是指那些与周围事物有明显接触的UFO事件,但是无UFO乘客。CE-Ⅱ的例证有:巴西的乌巴士巴事件(1957年9月14日),澳大利亚昆士兰的吐利事件(1966年1月19日),加拿大安大略的法尔肯湖事件(1967年5月20日),衣阿华的加里森事件(1969年7月13日),堪萨斯的特尔菲斯事件(1971年9月2日)。
\\t近距离与UFO相逢,对于UFO的研究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在近距离观测时,误认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我们在此讨论的是那些较为典型的事件,讨论这一问题时,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下:
\\t第一,欺骗。即证人们或是在有意撒谎,或是其本身成了恶作剧的牺牲品。
\\t第二,短暂的迷惑、幻觉或是精神失常。在有多个证人出现的情况下,属于群体精神变态或群体幻觉。
\\t第三,真实的经验。证人们将其观察到的事物尽其所能地进行如实描述。
\\t在亚瑟·C.克拉克看来,“我们只应该关注那些近距离遭遇到的UFO,只集中精力研究那些近距离观测的UFO报道,而放弃其他的,不管UFO究竟是否存在。假设真有UFO存在的话,那么这些近距离观测到的UFO报道是唯一有研究价值的”。
\\t看来,CE-Ⅰ、CE-Ⅱ、CE-Ⅲ是最终解开UFO之谜的钥匙。但是,有一个问题局限着我们:即我们究竟能够找到多少科学证据,特别是如何找到证据区分UFO和反常物理现象。在20世纪,科学家们所掌握的技术尚不能证明目击者的说法正确与否。测谎仪和PSE(心理压力分析仪)不能分辨出近距离还是远距离、目击证人是否处于深度催眠状态等问题。这些技术都有其局限性,在新技术被发明出来、旧技术被淘汰之前,这种科学的局限性是无法超越的。话虽如此,我们还是先来看一下那些UFO学所能提供的最为明确的证据吧!
\\t最为奇特、并被详尽记录在案的UFO事件发生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埃克西特,此次事件有多个证人,其中包括18岁的诺曼·马斯卡罗、尤金·伯特兰德和大卫·亨特两位警官。这些人在1965年9月3日凌晨时分近距离观测到一个巨大的椭圆状物体,直径为24米~27米,带有闪烁的红色亮光。这个不明飞行物摇摇晃晃地从目击者的上空飞过,它的奇异的红色亮光照亮了方圆200米的地方。
\\t埃克西特事件还得从伯特兰德警官说起,当时他正开着21号巡逻车沿101公路巡逻。大约1时30分(美国东部夏令时间),他发现一辆车停在高速路旁,于是他停车检查。他发现那辆车里有一个激动得有些狂乱的女性,她说刚才有一个“带红灯的宇宙飞船”跟踪她;还说,那个物体在埃普星和埃克西特两地间跟踪了她20千米,并几次向她的汽车俯冲,只差几米就会撞到她的车。她指着天边那个像是星星的物体说,那就是刚才飞走的不明飞行物。伯特兰德说:“我觉得她肯定是一个疯子,因此没有向总站报告。”
\\t此后,伯特兰德几乎忘了这件事情,直到1小时后,总站值班警官雷金纳德·托兰德命令他返回,并令其去调查一个类似事件。事件的当事人是18岁的少年诺曼·马斯卡罗。2时24分,这位少年几近震惊地闯进了警察总部。他说事情发生时,他正搭乘别人的汽车从马萨诸塞州的阿米斯布雷沿着150公路往家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