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索亚历险记》发表于1876年,它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并以其浓厚的深具地方特色的幽默和对人物的敏锐观察,一跃成为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成为一曲美国“黄金时代”的田园牧歌。
\\t当然,小说还揭露了一些深层次的东西。马克·吐温通过描写主人公汤姆·索亚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
★一部世界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一部溢满童真童趣的小说,马克·吐温最受欢迎的代表作。★一部教你勇敢、聪明、机智、坚持不懈的儿童文学巨著。
★一本带人经历童年、净化心灵的杰作,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广大读者喜爱。
★阅读经典名著,收获心灵的滋养、感悟的陶冶、智慧的启迪。
汤姆·索亚是一个非常顽皮的淘气鬼。对于这个顽皮的孩子,姨妈是又爱又恨,真不知该拿他怎么办。那么,汤姆到底有多淘气,又如何让姨妈伤透脑筋呢?
\\t
\\t
\\t“汤姆!”
\\t无人回应。
\\t“汤姆!”
\\t无人回应。
\\t“这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真是纳闷儿,你这个汤姆(以姨妈喊叫而无回应的场面开始,让读者立刻进入故事)!”
\\t这个老妇人把眼镜向下一拉从镜框上方看了看房间,接着她又把眼镜向上一推从镜框的下方看了看。她很少或者说从来都没有透过镜片来找一个像小男孩这样的小东西。这副眼镜可是她资质的体现,是她心中的骄傲,它天生就是来显示她的“风度”,并不是拿来用的。她可是戴着一副炉盖儿都能看清楚东西。她茫然地看了一会儿,然后用并不凶恶但却十分响亮的声音——这声音连桌椅板凳都能听见——说道:“好吧,我发誓如果让我逮着你,我就——”
\\t她这句话没能说完,因为这时她正弯着腰,用一把扫帚在床底下猛捅,捅一下就得停下喘口气,结果除了一只猫什么都没捅出来。
\\t“我这辈子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男孩!”
\\t说着,她走到了敞开的门口定住了脚,然后朝满院子的西红柿藤和曼陀罗草丛中张望,但是没有发现汤姆。所以她提高了嗓门向远处吼道:
\\t“汤——姆——”
\\t她身后传来一阵窸窣(读作[xī sū],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的声音,于是她转过了身,刚好抓到了一个紧身短上衣的衣摆,逮住了他(这一段写出了波丽姨妈抓住汤姆的场面,生动而形象)。“好啊,我早该想到你会躲在那个小储存室里,你在那里干吗呢?”
\\t“什么都没干。”
\\t“什么都没干!看看你的爪子,再瞧瞧你的嘴,那糊的都是什么?”
\\t“姨妈,我不知道。”
\\t“好吧,我知道,是果酱,那是果酱,对吧?我警告过你不下四十遍了,如果你敢碰我的果酱,我就会扒了你的皮,快点去拿柳条鞭!”
\\t鞭子已经抡到了空中——大难就要临头了——
\\t“天啊,姨妈,快看你身后那是什么!”
\\t老妇人转过了身,在惶恐之中捏起了裙子,就在这时,这个小鬼转身就跑了,他爬上了高高的木栅栏,逃之夭夭。他的姨妈——波丽站在那里呆了一会儿,然后突然轻声地笑了(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了汤姆的狡猾和动作的敏捷)。
\\t“该死的小鬼,我怎么就不长记性呢?他耍诡计把我耍到这个份上,我怎么还不吸取教训呢?但是老了终归是糊涂了啊,俗话说,老狗学不了新招。可是我的上帝啊,他从来不耍同样的把戏,我怎么知道下一次他又会想出什么鬼主意?”
\\t他似乎知道能捉弄我多久才会引得我发怒,他还知道只要他设法哄我一会儿或者引我发笑,那么这事儿就算完了,他就不会挨揍了。我没有对这孩子尽到责任,这一点上帝可以做证。正如《圣经》上说,孩子不打不成器。我知道我这样溺爱(读作[nì ài],过分宠爱)他是有罪的,这让我们俩都受折磨,他是个有一肚子鬼主意的孩子,可我呢,他是我死去的姐姐的孩子,可怜的小家伙,我就是下不了狠心去责罚他。每一次我原谅他时我都会良心不安,每一次我鞭打他我却又难受得心都要碎了(表现了波丽姨妈对汤姆又爱又恨的心理)。算啦,算啦,就像《圣经》上说的,人为母生,光阴荏苒(读作[rěn rǎn],渐渐过去),多有患难。我还真是同意这一说法,他下午准是要逃学的,那我一定要履行我的义务,让他明天干点活儿,来惩罚他。让他周六干活是有些困难,因为所有的孩子都在享受假期,而且他最恨的就是干活,但是我必须要对他尽到责任,否则我就是把这个孩子给毁了(波丽姨妈负责任的态度为下文汤姆受罚做好了铺垫)。”
\\t汤姆确实逃了学,而且玩得很开心,他回到家正巧赶上帮助吉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