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马上就要上一年级了,孩子上一年级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呢?上了一年级后,孩子的学习状态到底会发生哪些变化呢?父母又该如何应对呢?面对即将到来的种种问题,多位一线资深教师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为人父母的经历将为您一一解答。这是一本全面、系统应对小学一年级孩子成长与学习的书,相信阅读本书,一定能帮助父母轻松、有效地为孩子做好学前准备,愉快地度过一年级的关键期。
孩子马上就要上一年级了,孩子上一年级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呢?孩子上了一年级后,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面对即将到来的种种问题,多位一线资深教师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和为人父母的经历将为家长一一解答。《小学一年级,老师告诉父母的100件事》是一本全面、系统应对小学一年级孩子成长与学习的书,书中解答了父母最关注的幼小衔接、学习习惯、作业问题、情商教育、个性发展、身体发育、安全教育等13类问题。这100个教育细节都是作者在长期的教学中研究与提炼出来的,都是一年级孩子会遇到的问题,作者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为家长提供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法,把科学的教育理念传递给家长,并有优秀小学生为本书配画。相信阅读《小学一年级,老师告诉父母的100件事》后,家长了解到100个教育细节,一定能轻松、有效地为孩子做好学前准备,愉快地度过一年级的关键期,让孩子轻轻松松上小学。
第一章 幼小衔接的6个注意点
孩子不适应幼小作息时间的不同
孩子分不清幼小学习内容和要求的不同
重视幼小学习方式和方法的不同
了解幼小师生关系的变化
提前识字——幼小衔接的知识准备
上课铃声响了才想起去厕所——注意幼小衔接自理能力的训练
第二章 上小学要做的9点准备
公办,还是民办?——如何选择一所适合的小学
开学第一课——告诉他集体生活需要注意什么
告诉他“没有玩具的课堂”同样有趣
男女厕所分开了——灌输性别意识
我不想去上小学了——让孩子乐观、自信地接受小学生活
文具大卖场——科学购置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
书房太花哨了——布置一个适合孩子个性的房间
听课小能人——教孩子听懂老师的话
上课不能随意站起来——培养他的规则意识
第三章 教他从“游戏中心”到“学习中心”
一个月内要学会拼音——让孩子明确学习的目标
今天要学些什么——帮孩子制订合适的学习计划
学过的东西总是忘——教孩子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打好基础,事半功倍
只顾听讲,没时间提问了——让孩子做个课堂提问“小专家”
像小猴子一样跳来跳去——教孩子坐得住
兴趣与能力?——选择适合孩子的课外辅导班
荷叶底下有一群小金鱼——教孩子学会观察
想象自己像鸟儿一样——给孩子的想象力插上翅膀
第四章 让孩子爱上学习的8大技巧
一周能否学会拼音——快乐学拼音的要点
宝贝只爱看漫画书——精挑细选,为孩子呈上阅读大餐
数字“恐惧症”不可怕——悉心引导孩子爱上数学
英语也“疯狂”——如何辅导孩子的英语学习
一到考试就紧张——好方法帮助孩子适应测验
记一次郊游活动——培养孩子爱上写话的妙招
像郎朗一样学琴——孩子学乐器应该如何入手
涂鸦小子——孩子喜欢绘画,父母做好指导
第五章 遇上棘手的作业问题,怎么办
经常忘记作业——交个朋友,带个本子
边写作业边玩——环境安静,静心更认真
字经常写反,卷面较脏
跟作业是“敌人”——让孩子爱上写作业
写作业时要人陪——由“陪”到独立需要一个过程
第六章 生活好习惯伴随孩子快乐成长
利用智慧,来一场“起床大战”
洗脸、刷牙、吃饭有条理,上学不迟到
不做挑食大王——合理饮食,身体棒
讲卫生,做个健康好宝宝
遇人点头微笑——有礼貌的孩子人见人爱
我要看猪猪侠——家有小电视迷
第七章 智商重要,情商更重要
老师告诉我们微笑无敌——培养孩子有个好心态
孩子和同学闹矛盾——理性解决孩子间的“战争”
孩子喜欢当“大王”,怎么办
面对说假话的孩子——信任孩子,以身作则
娃娃的“朋友圈”——引导孩子交上适合的朋友
把别人东西“占为己有”——换位思考,积极引导
让孩子认识到“好孩子要有责任心”
从我做起,为孩子树立一个“诚信榜样”
解剖小金鱼——和孩子一起面对死亡
第八章 告诉孩子:管好自己就能飞
自信是一面旗帜——告诉孩子“你能行”
像牛顿一样思考问题——培养孩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爸爸总是让我“闭嘴”——为孩子的情绪留下一席之地
风雨过后见彩虹——学会化解孩子消极、自卑等情绪
钱不是大风刮来的——教孩子合理支配自己的零花钱
我真的做错了——培养孩子的反省能力
不做毛小子,不做小马虎——教孩子做事有耐心
我有最牛的变形金刚,你没有——孩子喜欢相互攀比
第九章 身体发育最关键
跑跑跳跳更健康——适合一年级孩子的体育锻炼
科学饮食,合理锻炼——做个健身小达人
引导孩子科学用脑——开发孩子
孩子分不清幼小学习内容和要求的不同
家有宝贝一年级
“我不去,我不去!”已经开学一个多月了,乐乐还是像开学第一天那样死活不愿意上学。上小学对于他而言,仿佛是一件痛苦得让人难以忍受的事情。
“这孩子怎么了?以前上幼儿园的时候,他不是很高兴的吗?”妈妈觉得很奇怪。问他为什么那么不想上学,他横着脖子说:“我不喜欢小学!”
妈妈哄着:“小学多好啊,有好多同学可以陪你玩,还能学到好多知识和本领。”
乐乐依然横着脖子:“小学才没有幼儿园好呢。”
爸爸呵斥道:“那你能一辈子不长大?不想上也得上,能由着你吗?”
小小的乐乐自然敌不过爸爸妈妈,还是一百个不情愿地去上学了。
教师分析课
乐乐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反应呢?主要是因为小学和幼儿园在学习的内容和要求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幼小学习内容有所不同。幼儿教育是以智能开发为主的,注重身体、生理、心理及各方面能力的训练。这个时期,无论教材,还是学习内容都是丰富多彩的、趣味性极强的,很容易学,孩子也爱学。到了小学,大量的文字、数字和符号代替了图片,学习内容难度加大,不时还有不同形式的测试。由于孩子个性和能力的差异,有一些孩子辨别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的能力差,有的孩子精细动作的协调能力差,有的孩子视觉、听觉的协调能力差。这些都会导致在听课、做作业、书写等方面遇到困难,这些困难使孩子在新的群体中不被认可,在新的环境中产生受挫心理,从而对小学学习生活产生不适应。
幼小教学活动有所不同。小学的教学活动不再以游戏为主,而是以学习为主,要求自然也不一样。小学强调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的教育和听、说、读、写、计算、应用等基本技能的训练,需要孩子具有一定的刻苦精神。最重要的是孩子要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要完成一定的作业。有的孩子可能会有点惰性,有的孩子可能动作慢一点,有的孩子可能基础差一些,有的孩子可能自控能力比较弱。这些都有可能使孩子感到孤立无助、害怕学习,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
幼小行为习惯有所不同。孩子上了小学后,学校对其行为习惯要求与幼儿园是大大不同的。首先从作息时间上讲就有很大的区别,另外,对孩子的听课、作业、书写等习惯也有不同的要求。如果说幼儿园的孩子是在不断地释放个性、增强创造力,那么小学时,孩子就要学会过集体生活、增强集体意识,学会妥协与合作,学会听懂老师、同学的语言,这些要求与幼儿园也是不同的。
小学生的评价体系与幼儿园有很大的不同。幼儿园的孩子不横着比,而是纵着比,你今天不比昨天差就行了。幼儿园评价一个孩子只要不差就可以了。上小学突然有一个小学生守则,从各个方面对孩子提出了一个底线要求。孩子可能一时间适应不了。评价体系变成了一个孩子和另外一个孩子之间比。很多孩子突然一下就不适应了。
互动论坛
只有从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使孩子尽早地适应幼小衔接这个阶段。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进入小学学习的重要前提。在幼儿园大班起,父母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在平时活动中,及时提醒孩子坐的姿势要端正,引导孩子上课认真听教师讲述,积极思考,大声地回答教师的提问,不做小动作。父母逐渐帮助孩子改正一些不良的习惯,朝着建立良好学习习惯的轨道发展。
2.加强学习兴趣,减缓幼小衔接的坡度
从孩子的个性、兴趣出发,让孩子了解自我、增强自信心,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为孩子进入小学奠定精神基础。在平时的活动中,父母可以加强孩子的听、说能力。例如,在语言活动中引导孩子听故事、唱儿歌、看图书,引导孩子对内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