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随笔》中收录了作者石大庆花甲之年所写的100篇文章,分为三个章节:人之本味、光影流年、清水之心。《花甲随笔》包括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现象的评论,对同事、朋友的情感抒发。文章语言平实,能感受到作者经历风风雨雨,走到花甲之年,一切回归自己的情绪。
我取笔名“山石”,寓即山中之石。此山中之石,既非立于山峰绝顶之石,亦不是突兀而出之石,它只是千山万壑之中一粒小小的无名石头子儿。它可能埋在深山之中与大山融为一体,它可能就在山路边的草丛之中或某棵树根底下永远不被人们注意,它可能滚落在山路之上被登山的人们无意之中踢来踢去。
它虽然饱经风雨侵蚀,但终究没有经历过大浪淘沙的洗礼,还是小有棱角,因而它永远不可能成为光滑而坚硬的鹅卵石,永远不可能放射出灿烂绚丽的色彩。有时我又会想,它是不是一粒散落在田埂地头或深埋在乡土之中的小石子?为啥说话做事总有着乡村的味道,即使写几篇小文章也都带着泥土的气息?我想大概是。
我深知,我根本不可能有石子的“生命”长度,但我的性格特点可能多少与石子有点相像。
可能有人要问我,你写的这些个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处?我直白地告诉读者朋友,没有用处,一点儿用处也没有,只为我高兴,就是用这些东西哄自己高兴罢了。自己也知道这些东西要被人家骂无用,且无用正该挨骂,一点儿也不冤枉,反正自己高兴着呢!或许又有人问,你写的这些个东西对错与否?我很坦然地回答:不知对错。只是把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想,通过笔端以粗糙而平实的文字写于纸上而已。读者朋友如有闲暇或兴趣,恳请您浪费一点宝贵的时间,我将不胜感激。如果您有一丁点儿认同,我将万分欣慰!石大庆2014年1月于镇江
人之本味
办公桌摆放的学问
不识趣者
沉默的尺度
从猴子抓桃想开去
从外孙女学步想开去
反向思维的思考
分粥的智慧
和,贵在哪?
既然已经选择就当无怨无悔
角度
静观搓麻者
觉悟“难得糊涂”
宽容的智慧
买驴与择友
清官何难断家务
人当洁身自爱
人生的淡定
舍得放弃
谁家敢挂无事牌
想法远离忧虑
孝道贵顺
一个一家三代的心态故事
一笑而过的智慧
有些事不要太刻意
缘何隔代亲
知足常乐
竹节精神
制怒养身
光影流年
爱惜时光恨蹉跎
寸着石头过河
耳顺之年的面对
富足安康人难老
故乡的民谣
过去的岁月总是美好的
回老家的感觉真好
邻里关系的思与想
“马后炮”先生
农村“小八匠”,今还有几匠?
生存的技能
同事是缘
退居二线的感悟
拓展生命的宽度
望着他们相扶的背影
我的从师梦
我的求学之路
我和我的“丐帮”朋友们
我和我的同事们
校歌歌词创作的那点事
我这辈子很幸福
心底感悟
安身立命之本
必看的地方
重温“两条根本的原理”
道歉的勇气
读书不可有一得便知足
感恩父母之大爱
戒嗔养心
经历贫穷困苦更能节俭于家
可敬可爱的后勤人
快乐的秘密
老而好学之乐
面子问题
母爱的力量
奇特的紫薇
人生的抛物线
谁是成功者
学会忍让
学会向过去学习
永远落后于别人的两种人
走进森林
最爱校园法桐树
清水之心
追求幸福如登梯
知足不辱
有感“架子不可有,身份不可无”
应时而食好处多
闲话长寿秘诀
为啥被骗
忘却烦恼是福
体味中庸
双输的官司打不得
认知风水
“全球最差游客”的刺痛
谦和的吕远
破格与出格
批评的艺术
内心的隐忧
某一官员下跪录
买来的头衔值几分
买官卖官何时了
老人精神需求的博弈
聚会忌炫
酒的自白
经常受点批评好
家族兴旺看什么
观人于何时
观“宥座之器”
富有≠文明
都是“贪”字惹的祸
“大师”出糗录
别人的评论
从锅盖面的铺子想开去
我那活泼可爱的外孙女长到10个月大的时候,她就尝试着爬起站立,不断地跌倒,又不断地站立,之后又不断地试步,并慢慢地要大人牵着她的手往前走,终于从爬的阶段进入到了独立行走的时期。天下孩童的学步应该都是如此。
我每天都与她黏在一起,逗她玩耍,牵她走路,教她学语,在尽享天伦之乐的同时,就思考起孩子学步的种种问题。
我想,在我们既没有硬逼她又没有硬拉她的情况下,她自己却要爬起来站立,可能就是人之初的天性使然。假如,她要下地学步之时,我们舍不得她的幼小稚嫩,一天到晚把她紧紧抱在怀里,她可能就比同龄的孩子要晚几个月或更晚些才能学会走路。假如,她刚学走路时摔跤跌倒了,我们不忍心她可能要继续跌倒,还是拉住她不放,她何时才能学会走路?假如,她能基本站立行走之时,我们老是牵着她的手不放开,生怕她跌倒,她何时才能独立行走?假如她能独立行走了,就会在床上走,在屋里走,在马路上走,在草地上走,去寻找玩具,去扑打飞舞的小蝴蝶,或去追赶比自己大的孩子,如果我们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还是把她牢牢地牵在身边,寸步不离,她怎么去尽情享受欢乐的童趣?怎么去认识这个精彩的世界?人之初,蹒跚学步,是她必经的人生过程。无论如何宠爱她,或是怎样放开她,她都要经历这个过程。
我又想,等她长大了,走出大学校门,彼时的她,与她蹒跚学步之时又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爸爸妈妈要舍得让长大的孩子离开自己,主动融人社会,敢于走自己的路,风风火火闯世界,才能成大器。如果老是把她留在自己身边,这也不放心,那也要担心,那就应了“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花盆里裁不出万年松”的老话。还有,长大的孩子不能再有一切依赖父母的思想,否则,只能使自己一事无成,最终把自己推人失败者的行列。一切还得靠自己,不能把命运的主动权放在别人手上。
当然,孩子刚刚跨入社会,就像幼童时期走路那样会缓慢摇摆,还得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不可仅凭着一时的热情而失去理智地往前冲,弄不好就要摔跤。再有,摔跤并不可怕,人生的道路上充满艰辛曲折,人人都会摔跤跌倒,但跌倒了能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最终就会让自己走向成功。
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许多麻烦和困难,但我们首先应该想到的是我如何去解决它,让自己站立起来,勇往直前,“踏遍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那么,我们就要敢于试一试、拼一拼,把自己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战胜困难,最终到达胜利的目的地。孩童学步也好,人生之路也罢,都是靠自己脚踏实地、不畏艰难曲折地走出来的。如此而已,别无它哉!反向思维的思考人的思维过程虽然极其复杂,但其具有方向性,即正向思维与反向思维。
人们解决问题时,往往习惯于按照常规的思维路径去思考,即采用正向思维的方法,有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然而,实践中有很多的事例,对于某些问题,利用正向思维不容易找到正确的答案,倒不如从不同的方面想一想,或许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一旦运用反向思维,常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历史上被传为佳话的司马光砸缸救落水儿童的故事,就是一个利用反向思维的例子。司马光无法爬进水缸中救人,于是他从正向思维转换为反向思维,砸缸、放水、救人,进而顺利地解决问题。
我在乡下时,曾也听到过一个关于砸缸的事情:一头小牛把头伸进一口小水缸内喝水,结果被缸口卡住了,牛的主人很急,有人主张狠劲地拔(正向思维),但拔不出;有人主张把牛头割了(破坏性思维);最后牛主人的老婆举起钉耙,一下把缸砸碎了,牛头自然就出来了。
我们所说的反向思维,不是别人说东,我偏要说西,那是“抬杠”。正确的反向思维必须深刻认识事物的本质,坚持思维方法的辩证与统一,还要以正向思维为参照、为坐标,真正从反向思维中做出独到的、科学的、耳目一新的、超出正常效果的决断,充分显示出反向思维的突破性。
反向思维的目的在于培养一种观察问题的习惯,对任何问题都要看到它的正反两个方面,然后综合考虑两个方面的利弊得失,并充分预见到可能带来的影响和问题,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