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家庭教练:“优”妈“胜”爸的岗位手册(初中启发篇)
定 价:25 元
- 作者:陈昊 主编
- 出版时间:2013/1/1
- ISBN:9787511842510
- 出 版 社:法律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G78
- 页码:176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本书由优胜教育集团董事长陈昊主编,每本书选取近60个真实教育案例,综合孩子、家长、学校三方观点,分析、解决不同性格小学生常见问题。首次引入家庭教练的概念,意在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人格、需要,通过对兴趣、方法、技巧、习惯等学习软指标的改善,让孩子硬指标(成绩)的提升的同时,获得自由、充分、和谐的全面发展。
著名节目主持人张绍刚、咖啡之翼CEO尹峰联袂推荐!
本书由优胜教育集团董事长陈昊主编,每本书选取近60个真实教育案例,综合孩子、家长、学校三方观点,分析、解决不同性格初中生常见问题。首次引入家庭教练的概念,意在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人格、需要,通过对兴趣、方法、技巧、习惯等学习软指标的改善,让孩子硬指标(成绩)的提升的同时,获得自由、充分、和谐的全面发展。 著名节目主持人张绍刚、咖啡之翼CEO尹峰联袂推荐!
孩子的成长始终离不开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理念也在不断升华,同样,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变化。何为教育理念?官方并无明晰的定义。我们认为:教育理念是人们追求的教育理想,它是建立在教育规律的基础之上的。科学的教育理念是“远见卓识”的,它能正确地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科学地指明前进的方向。当然,教育理念并不就是教育现实,实现教育理念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
回想多年前,教育理念还仅停留在学校教育的层面,我们仅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成绩的好坏又被狭义地认为只取决于学校老师的教学水平。随着教育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如何有效地将科学的理念转变成现实,变成可行的方法,是每一个教育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我们涉身教育事业多年,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走访过很多国家,了解国外的教育理念和开展方法,并且和国内教育现状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孩子缺的不是老师,而是教练。
其实很多人并不了解老师和教练的区别。老师更多地对孩子进行具体知识的传递;而教练是作为一个长期伙伴存在,通过聆听、观察,根据孩子的个性、按照孩子具体的问题而
孩子的成长始终离不开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理念也在不断升华,同样,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变化。何为教育理念?官方并无明晰的定义。我们认为:教育理念是人们追求的教育理想,它是建立在教育规律的基础之上的。科学的教育理念是“远见卓识”的,它能正确地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科学地指明前进的方向。当然,教育理念并不就是教育现实,实现教育理念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
回想多年前,教育理念还仅停留在学校教育的层面,我们仅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成绩的好坏又被狭义地认为只取决于学校老师的教学水平。随着教育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如何有效地将科学的理念转变成现实,变成可行的方法,是每一个教育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我们涉身教育事业多年,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走访过很多国家,了解国外的教育理念和开展方法,并且和国内教育现状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孩子缺的不是老师,而是教练。
其实很多人并不了解老师和教练的区别。老师更多地对孩子进行具体知识的传递;而教练是作为一个长期伙伴存在,通过聆听、观察,根据孩子的个性、按照孩子具体的问题而定制个性化引导方案,激发孩子个人自身寻求解决办法和对策的能力,最终帮助孩子走向成功之路。
教练不是运动的专利,而是适用于所有的学习关系——比如“教师要做教练”、“家长要做教练”、“教练式沟通”、“教练式CEO”……当“教练”用于企业的时候就是“企业教练”,当“教练”用于家庭教育的时候,就是“家庭教练”。
家庭教练(FamilyCoaching)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是从日常生活和对话、运动心理学及教育学等发展出来的一种新兴的、有效的家庭管理技术,能使被教练的家庭成员洞察自我,发挥个人的潜能,有效地激发家庭成员并发挥家庭整体的力量,从而提升整个家庭的生活品质。
本书首次引入了“家庭教练”这一概念,并结合我国现有的教育模式,通过一个个真实案例,让家长学会如何运用教练式培养方式,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从学习、沟通、生活等多方面,进行了立体式呈现。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我们将岗位手册的模式,融入本书当中,家长只需要通过案例了解,按照家庭教练的要求,开始行动,就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家庭教练”。
我们期望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孩子专业的“家庭教练”!
PART 1 亲子:打开彼此的心扉
01.小升初,一场华丽的蜕变
02.鼓励往往只需要一句话
03.兴趣激发潜能
04.这是一个独立的年纪
05.有理想,也要接受现实
06.学着认识自己
07.一句沟通,胜过万语千言
08.小心高期望下的大陷阱
09.情绪是撬动成绩的支点
10.家庭是最好的避风港
11.异性交往的橡皮筋
12.疼爱过度反是害
13.批评也要讲理性
14.你了解你的孩子吗?
PART 1 亲子:打开彼此的心扉
01.小升初,一场华丽的蜕变
02.鼓励往往只需要一句话
03.兴趣激发潜能
04.这是一个独立的年纪
05.有理想,也要接受现实
06.学着认识自己
07.一句沟通,胜过万语千言
08.小心高期望下的大陷阱
09.情绪是撬动成绩的支点
10.家庭是最好的避风港
11.异性交往的橡皮筋
12.疼爱过度反是害
13.批评也要讲理性
14.你了解你的孩子吗?
PART 2 初一:进入新的学习里程
15.高强度学习有计划
16.早恋并不可怕
17.习惯决定最后的成败
18.厌学,不得忽视的刽子手
19.分享你的成功
20.自卑和自信也有时间差
21.别让对比成攀比
22.学习时间巧安排
23.成绩代表了态度
PART 3 初二:初中转型的关键时期
24.青春期,向成年人过渡
25.自闭:不敢向他人述说隐忧
26.做情绪的主人
27.好成绩出自好心态
28.父母是你航行的舵手
29.你对TA好奇吗?
30.不以分数论英雄
31.欲与挫折试比高
32.单亲不是阴雨天
33.误会是场美丽的错误
PART 4 初三:最后的冲刺阶段
34.找准定位,摆脱心理偏差
35. 信心要靠自己找
36.与异性交往要适当
37.你思考了TA的问题吗?
38.断翅亦可翱翔于天空
39.别让理想成报复
40.情绪需要调节器
41.网络“双刃剑”,小心伤自己
42.踏实每一个脚印
43.速度不是最终王道
44.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工作
45.学习,应安之若素
46.压力也可变动力
47.把目标和自己放平
48.让好心情约会好成绩
49.学习还得会“单挑”
50.让目光跃过成绩这件事
51.只把环境当陪衬
PART 5 初中升高中后的心理调整
52.做学习上的变色龙
53.跳一场学习节奏舞
54.走过“心理断乳期”
55.竞争,属于自己的炼金场
56.心理也有保健期
57.老师也是一个好朋友
58.大胆迈出沟通的第一步
59.学习方法要更新
60.别让挑剔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