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感布迪厄的社会学代表著作,社会学人类学研究人员的必读书
定 价:52 元
丛书名:人文与社会译丛
当前图书已被 8 所学校荐购过!
查看明细
- 作者:(法)皮埃尔·布迪厄 著,蒋梓骅 译
- 出版时间:2012/6/1
- ISBN:9787544728126
- 出 版 社:译林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C91-03
- 页码:416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大32开
《实践感》是布迪厄的最重要著作。通过对卡比利亚(阿尔及利亚)柏柏尔人社会的观察和研究,作者反思自身的社会学实践,揭示并分析了实践逻辑与学术性思维的差异,指出人类学研究要成为真正的科学,就必须对科学实践和行为和工具,对研究者与其对象的关系实施客观化。该书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作者的学术思想及其在社会学理论认识和科学实践方面创立的一系列概念。
《实践感》是布迪厄重要的社会学著作,是社会学研究人员的必读书。
皮埃尔﹒布迪厄(1930-2002)当代法国著名社会学家。1954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968年至1988年担任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社会部主任,创办《社会科学的研究行为》杂志。1982年当选法兰西学院社会学教授。一生著述达340余种。涉及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历史、政治、哲学、美学、文学、语言学等众多领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阿尔及利亚的社会学》、《实践理论概要》、《再生产》、《背井离乡》、《区隔》、《学术人》、《艺术法则》等。2000年被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国际人类学最高荣誉赫胥黎奖章。
绪论卷一 理论理性批判前言第一章 客观化的客观化第二章 主观主义的想象人类学第三章 结、习性、实践活动第四章 信念与身体第五章 实践逻辑第六章 时间的作用第七章 象征资本第八章 支配方式第九章 主观的客观性卷二 实践逻辑前言第一章 土地与婚姻策略第二章 亲属关系的社会用途新近的理论关系的功能与集团的基础平常与非常婚姻策略与社会再生产第三章 类比的化身生成公式基本划分门槛与过渡被否认的违犯图式转换与相同性不确定性的用法附录 住宅或颠倒的世界参考文献索引
我怎样能够遵从一条规则?——如果这不是关于原因的一个问题,那么它就是关于我以我的方式遵从规则的一种合理性。如果我用尽了正当理由,我就到了尽头,我的底牌就被亮开。那么我就会说:这就是我要做的”。
——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
人(……)是一切动物中最善于模仿的(mimetikotaton),通过模仿(diamimeseos),人才获得其最初的知识。
——亚里士多德,《诗学》
在人为地造成社会科学分裂的所有对立之中,最基本、也最具破坏性的,是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对立。这种对立不断重现,但在形式上几无更新,这一事实本身足可证明按照该对立来区分的各种认识方式,对于一门不能简化为社会现象学,也不能归结为社会物理学的社会世界科学来说,同样都是不可缺少的。为了超越这两种认识方式之间的对立,同时保留它们各自取得的成果(又不忽略一方的明察于相反方的帮助),就必须阐明它们作为学术性认识方式——它也与产生社会世界日常经验的实践认识方式对立——所共有的预设。这意味着我们应对那些使社会世界主观经验的反思和该经验的客观条件的客观化成为可能的认识论及社会条件实施批判性客观化。
可被称为“现象学”的认识方式为自己确定的目标,是反思一种本质上不予反思的经验,即与日常环境的原初熟悉关系,从而揭示这一“客观”上看似那样虚幻,但作为经验依然是完全确定的经验之实质。然而,现象学认识方式无法超越对社会世界“生活”经验(即对这个作为明证的、当然的世界的说明)固有特征的描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本身排斥该经验的可能性条件问题,即客观结构与内部结构的相符,而这种相符引起日常世界实践经验所特有的直接理解的错觉,同时也从该经验中排除了所有对其自身可能性条件的探究。更深层的原因是:现象学认识方式如同被它当作对象的实践认识,排斥任何对其自身可能性之社会条件的探究,更确切地说,它排斥任何对实践悬置(epochè)之社会意义的探究,而实践悬置是达及对原初理解的理解之意图所必需的;或者说——如果人们愿意的话——它不容许探究对信念(doxique)经验的反思所预设的完全是悖论式的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