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套装共2册)》是一部对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问题进行全面研究的论著。与以往的反贪史和廉政制度史的相关论著不同,也与以往把腐败简单地归纳为剥削阶级的属性不同,本书将腐败与反腐败作为古代国家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相伴随的一种政治现象,探讨其产生的根源、政府的对策,以及历代思想家对腐败与反腐败问题的深刻思考。全书各篇分别从时代特点、腐败表现形式、监察与法律制度、反腐败思想等几个方面对每个朝代的相关问题作了深入研究。因此,本书对于我们今天借鉴历史上的反腐败经验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鹭江社出版出版的《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一书系中纪委下达给中国社会科学院的A类重大课题的研究成果,并被中央有关部门确定为2015年2月份的部长讲座用书。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的“推荐书目”专栏推荐了此书,此书能够与《平易近人》、《中国历史的教训》等好书同榜题名,我社同仁均感万分荣幸。2014年8月《检查日报》连发三篇文章报导了此书。2015年1月起在CCTV9热播的历史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之中华气派、学者深度多鉴此书。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一书由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研究员组织史学界造诣高深的八位专家耗费近十年时间才得以脱稿,批阅三载、增删数次才得以最终付梓。该书从各个朝代的历史特点、贪腐表现、监察与法律制度、反腐举措与思想等几个方面翔实地梳理了史料,围绕腐败与王朝灭亡,廉政文化、制度、教育问题以及古代廉政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展开论述。尤其宝贵的是将历史上廉政建设问题的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之间的张力拿捏的恰如其分,史学功夫可谓炉火纯青。通过总结历史提炼出来的反腐之智慧为做好“健全制度、细化责任、以上率下”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启发可谓一针见血、直指人心。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3年4月19日下午就我国历史上的反腐倡廉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教训更应引以为戒。《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一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卜宪群研究员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他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强调,研究我国反腐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建设。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4年10月13日下午就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一书主编卜宪群研究员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并谈了他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取了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强调,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
时值鹭江出版社建社三十周年,我社重印《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一书,为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聊效绵薄之力。鹭江出版社郑重承诺,凡有志于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服务的团体和个人,我社均以合适的价钱、竭尽全力的服务将此书呈现于读者面前!让我们共祝愿祖国好,青山在人未老!
卜宪群,安徽南陵人,1962年11月出生。历史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所长,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所专业资格评审委员会主任,院历史学部专业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