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指(第2版)》是根据高等医学院校《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指(第2版)》是根据高等医学院校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和教师多年的实验教学经验,在参考其他院校的教材和实验讲义的基础上编写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指(第2版)》分组织学和胚胎学两部分,共24章。每章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作业及思考题三项内容。实验目的提出目标;实验内容的切片观察由粗到细,循序渐进;作业及思考题以实际观察内容为主,重在理论联系实际。同时,精选了大量色彩清晰、内容真实的彩色图片附于书后,供学生实习时参照。
《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指(第2版)》以五年制本科学生为主要对象编写,同时,增添了一些参考内容,故也可满足七年制的本硕学生使用。大专学生使用时酌情删减。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大纲,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和教师多年的实验教学经验,在参考其他院校的教材和实验讲义的基础上编写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指(第2版)》分组织学和胚胎学两部分,共24章。每章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作业及思考题三项内容。实验目的提出目标;实验内容的切片观察由粗到细,循序渐进;作业及思考题以实际观察内容为主,重在理论联系实际。同时,精选了大量色彩清晰、内容真实的彩色图片附于书后,供学生实习时参照。《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指(第2版)》以五年制本科学生为主要对象编写,同时,增添了一些参考内容,故也可满足七年制的本硕学生使用。大专学生使用时酌情删减。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本书分组织学和胚胎学两部分, 共24章。每章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作业及思考题三项内容。
目录
第2版前言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章 上皮组织(8)
第三章 固有结缔组织(12)
第四章 血液(15)
第五章 软骨和骨(18)
第六章 肌组织(21)
第七章 神经组织(24)
第八章 神经系统(27)
第九章 眼和耳(30)
第十章 循环系统(35)
第十一章 皮肤(40)
第十二章 免疫系统(43)
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47)
第十四章 消化管(50)
第十五章 消化腺(55)
第十六章 呼吸系统(59)
第十七章 泌尿系统(62)
第十八章 男性生殖系统(65)
第十九章 女性生殖系统(68)
第二十章 人体发生总论(72)
第二十一章 颜面和腭的发生(77)
第二十二章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生(79)
第二十三章 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发生(81)
第二十四章 心血管系统的发生(84)
图版
第一章 绪 论
一、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实习目的
1.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在切片标本观察的同时,通过对显微镜的反复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掌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习方法(通过切片、标本、模型观察、录像的观看及绘图的技能训练,验证基本理论,以加深对理论课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熟悉HE染色的方法及意义。
4.了解组织切片的制作方法。
二、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实习要求
1.每次实验课之前,应做好本次实验内容的理论复习和实验预习。
2.入实验室必须穿好工作服,携带教材、实习指导和彩色铅笔等必备的实验工具,按序入座。
3.遵守实验室的规则,保持安静,注意室内卫生,爱护显微镜、切片和模型等。
4.认真按实习指导的要求进行实验,遇到问题请教指导老师。
5.按要求及时完成实验报告。
6.实习结束时,将切片按号放入切片盒内,将显微镜回位。关好电源,打扫实验室卫生。
三、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实习方法
1.学会熟练地操作显微镜(后述)。
2.遵循切片观察的基本原则 由粗到细,循序渐进。即肉眼观察→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先用肉眼观察标本的轮廓、颜色,初步做出实质性或管腔性器官的判断;然后在低倍镜下观察其结构的全貌、各部分的基本结构特征;再用高倍镜观察某一部分或细胞的微细结构。
3.观察切片前,要注意指导教师的讲解和多媒体示教;切片观察时,可参照本实验指导的文字和彩色图谱等以助于组织结构的观察确认。
4.建立三维空间构象 切片中的结构只是一个局部的平面结构,只有将其与整体的立体结构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理解所观察的内容(图1-1)。
5.区别理论与实际的差异 当理论与标本观察不一致时,应分析其原因,如取材来源不同、组织结构的功能状态不同、染色方法的不同、制片过程中的人工假像(皱褶、裂痕、黑色沉淀物和组织破裂)等。
6.尽可能地多绘图以帮助记忆(见“绘图要点”)。
四、石蜡切片、HE染色标本的制作方法简介
组织学标本的制作方法很多,目前最常用的是石蜡切片、HE染色标本的制作。
(一)取材与固定
1.取新鲜的组织作材料,在最短的时间内取材,把组织块投入固定液中,使组织尽量保持原来的构造。2.固定液的种类很多,按不同要求适当选用。一般常用10%福尔马林液固定24~48小时,流水冲洗12~24小时,去除固定液。
(二)脱水与透明
1.将水洗后的组织块依次放入70%、80%、90%、95%的乙醇内各6~12小时,无水乙醇内3~6小时,充分脱去组织块中的水分。2.用二甲苯透明,去除乙醇。
(三)浸蜡与包埋
1.把透明好的组织块放进已熔的石蜡中(56~60℃)逐级浸蜡(1~2小时)。
2.把已熔化的石蜡倒入金属包埋框(或小纸盒)内,然后把浸透蜡的组织块放入浸蜡框的中央,冷却后组织块即被包在石蜡块内。
(四)切片、染色与封固
1.把组织蜡块固定到金属托或木块上,再放置到切片机上,切成4~6μm厚的切片,放入温水中展开,再贴到载玻片上并放入烤箱中烤干。取出烤干的载玻片,放入二甲苯中5~6分钟,脱去石蜡,然后再把切片依次放入100%、95%、90%、80%、70%乙醇中各3~5分钟,脱掉二甲苯。
2.常用的染色为苏木精(hematoxylin)和伊红(eosin)染色,简称HE染色。
(1)先把切片放入苏木精染液中5~20分钟。细胞核嗜碱性,被染成紫蓝色。
(2)0.5%盐酸乙醇中分化数秒钟乃至1分钟。流水冲洗5~30分钟。
(3)0.5%伊红液染5~10分钟。细胞质嗜酸性,被染成粉红色。水洗数秒钟,洗去浮色。
(4)用各级乙醇脱水:70%、80%、90%、95%、100%、100%各1~5分钟。
(5)二甲苯透明5~10分钟。3.封固 在组织片上面滴加树胶,再加盖片封固。
五、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显微镜的主要构造 1.机械装置(图1-2)
(1)镜座:显微镜的底座。
(2)镜臂:显微镜的支柱。
(3)镜筒:上端装有目镜。
(4)载物台:放置切片的平台,中央有通光孔,台上有压片夹。
(5)压片夹:载物台上固定切片的夹子。
(6)标本推动器:载物台下面右手边的螺旋,可将切片向前后左右方向移动。
(7)物镜转换器:镜筒下端的圆盘装置,用于转换物镜,其下端装有3~4个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8)调节器:有粗螺旋钮和细螺旋钮,用于升降载物台以调节焦距。 2.光学装置
(1)目镜:常用为5×、10×或15×等。
(2)物镜:一般有三个镜头。标有10×字样的为低倍镜;标有40×字样的为高倍镜;标有100×的字样为油镜(很少用)。
(3)聚光器:镜座与载物台之间的圆圈,其一侧有升降螺旋,用于上下移动聚光器以调节视野亮度。
(4)光圈:聚光器底部的小柄,用于调节进入镜头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