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郎咸平教授继2012年畅销书《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之后,又一力作。本书继续延续郎咸平教授关注民生热点,分析鞭辟入里,语言精练、犀利的特点,就反腐、税改、中国地方债务危机等问题提出个人独到的见解,相信本书不会让久等郎教授新书的读者失望。
序言“头疼医头”头更疼,改革需要大手笔
一、内忧外患,这就是我们的现状
二、困兽之斗:内外交困下的民生经济
三、危机倒逼改革
第一篇 让人头疼的国际风云
第一章 现在的希腊,明天的中国?
一、不要隔岸观火笑看希腊危机,中国的债台筑得更高
二、地方债危机原罪一:金融失灵
三、地方债危机原罪二:国有企业垄断国民经济关键行业
四、地方债危机原罪三:政府干预不利,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反而管
第二章 量化宽松“玩出新花样”,我们该向美国学什么?
一、QE3来了,奥巴马笑了
二、伯南克的天才计划和奥巴马的“藏富于民”
三、QE3、QE4降低美国老百姓房贷压力
序言“头疼医头”头更疼,改革需要大手笔
一、内忧外患,这就是我们的现状
二、困兽之斗:内外交困下的民生经济
三、危机倒逼改革
第一篇 让人头疼的国际风云
第一章 现在的希腊,明天的中国?
一、不要隔岸观火笑看希腊危机,中国的债台筑得更高
二、地方债危机原罪一:金融失灵
三、地方债危机原罪二:国有企业垄断国民经济关键行业
四、地方债危机原罪三:政府干预不利,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反而管
第二章 量化宽松“玩出新花样”,我们该向美国学什么?
一、QE3来了,奥巴马笑了
二、伯南克的天才计划和奥巴马的“藏富于民”
三、QE3、QE4降低美国老百姓房贷压力
第三章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战争贩子”与“强权代言人”
一、IMF真面目:强权代言人
二、世界银行:新帝国主义的侵略工具
第四章 国际贸易: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们
一、光伏“双反”案,其实是我们不懂游戏规则
二、“苹果和红酒”: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三、如何在国际贸易大战中变被动为主动?
第五章 解决中日冲突,对话和贸易打击,两手都要硬
一、中日老百姓同说钓鱼岛,认知天差地别
二、日本政府自私自利,将一己之私凌驾于中日两国利益之上
三、展开广泛对话 & 贸易战打击
第二篇 让人头疼的国内改革
第六章 魏桥事件:电力改革开倒车
一、魏桥电厂:开启电力改革新思路?
二、电改十年:到底改了什么?
三、两大国有电网和地方电网博弈,能否开启新一轮电改?
四、重建电力多边交易中心:让电厂和老百姓双赢
第七章 税改需要的是灵魂,而不是形式
一、什么叫作营改增?
二、改来改去,谁是最大受益者?
三、看看国外税制是怎么“善待”中小企业的
第八章治理腐败需要新思路
一、有哪些已有的热门“防腐剂”?
二、“廉政”与“高薪”无关
三、俄罗斯“运动式反腐”,也没有取得任何重要成就
四、2%先生,一个事关反腐成败不得不说的话题
五、腐败的根源:转型期经济体存在制度漏洞,容易滋生腐败
六、美国《预算法》启示:强化预算制度才能有效遏制贪腐
七、给市场放权,治理腐败的釜底抽薪之策
第三篇 让人头疼的金融创新
第九章 “钱荒”:国有银行不再高枕无忧
一、哪里来的“钱荒”?
二、银行业改革,真正的阻力在哪里?
三、垄断下的蛋VS民间金融
四、台州银行:我看到了中国银行改革的曙光
五、破除银行垄断的又一匹黑马:互联网金融
第十二章 黄金:几家欢乐几家愁
一、中国大妈VS华尔街大鳄,完全没有可比性
二、黄金价格涨跌规律:与美元有70%的负相关关系
三、巴菲特的投资理念:绝不买黄金,为什么?
第十一章 让人头疼的中国股市:爱跌不爱涨
一、改革不等于什么都管
二、中国股市,仍未摆脱“政策市”
三、治标必须先治本
第十二章 为什么高储蓄率转换不成高消费?
一、老百姓没钱消费:储蓄分布不均,9成人口平均存款仅7500元
二、美国养老金入市经验:通过投资增加居民财富,进而拉动消费
三、美国养老金与股市联动,产生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四、中国能否复制美国养老基金入市模式
第四篇 让人头疼的“世界工厂”
第十三章 政府先转型,是制造业转型的关键
一、中国制造业的传统竞争优势在逐渐消失
二、政府先转型,制造业才有可能转型成功
三、政府应该是“长期服务的保姆”,而不是“助产士”
四、重振制造业,政府应该如何“换手”?
第十四章 全球“疯抢”页岩气
一、“页岩气革命”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二、猛扑页岩气,中国真的准备好了吗?
三、开放国内页岩气市场,谨防外国能源公司入侵
四、靠发展民营企业实现中国版“页岩气革命”
第十五章 电商“三国杀”,拼的究竟是什么
一、苏宁不想做下一个百思买
二、京东“三板斧”,高效整合产业链
三、亚马逊,一个危险的旁观者
四、违背商业逻辑的价格战没有赢家
第十六章 “史上最难”就业年,仅仅是个开始
一、大学生就业,真的这么难?
二、就业难的深层原因:制造业危机和落后的教育体制
三、全球自动化的开始是更可怕的“干旱”
四、透过美国经验,学会如何在逆境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