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98 元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文库·历史考古研究系列
- 作者:关康
- 出版时间:2025/4/1
- ISBN:9787522850627
-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D691.2
- 页码:380
- 纸张:
- 版次:1
- 开本:16开
八旗是清代特有的政治组织,亦是清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佐领原系女真人行军、围猎的临时组织,清太祖、太宗将其改造成集军政、民政于一体的基层单位以管理部众,并授予部分皇亲、部落首领、功臣世代管理之权。随着归附日众、人丁滋生,世袭佐领逐渐成为八旗佐领的主体。本书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满文档案为基础,对八旗佐领承袭制度进行初步考察,以揭示世袭佐领的出现、发展,承袭规则的演变和实际应用对清王朝和八旗世家的意义。
关康,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清史、满族史。出版译著《〈闲窗录梦〉译编》(合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清代雍和宫满文档案译编》(合译,北京出版社,2016)、《帝国之裘:清朝的山珍、禁地以及自然边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在《民族研究》《清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若干。
导言/1 一 研究综述/1 二 本书目标及章节设置/6 三 主要史料/8 第一章 佐领制度的起源/14 第一节 金代的猛安谋克制度/14 第二节 后金时期的佐领制度/21 第二章 佐领承袭制度的演变/41 第一节 佐领承袭制度的初创/41 第二节 佐领分类承袭制度的完善/52 第三章 八旗满洲的世袭佐领——以正白旗为例/110 第一节 正白旗满洲概述/110 第二节 建州女真的世袭佐领/116 第三节 扈伦女真世袭佐领/145 第四节 东海女真世袭佐领/163 第五节 新满洲世袭佐领/185 第六节 抬入的世袭佐领/188 第四章 八旗蒙古的世袭佐领——以镶黄旗为例/194 第一节 喀喇沁蒙古的世袭佐领/199 第二节 叶赫蒙古世袭佐领/210 第三节 察哈尔蒙古世袭佐领/211 第四节 翁牛特蒙古世袭佐领/213 第五节 赛音诺颜世袭佐领/214 第六节 土默特蒙古世袭佐领/215 第七节 扎鲁特蒙古世袭佐领/216 第八节 原籍不详之蒙古世袭佐领/218 第五章 八旗汉军的世袭佐领——以镶红旗汉军为例/221 第一节 镶红旗汉军概述/221 第二节 镶红旗汉军的世管佐领/230 第三节 镶红旗汉军的族袭佐领/254 第六章 佐领承袭制度与八旗世家/260 第一节 八旗世家的形成——以镶黄旗满洲额亦都家族为例/260 第二节 八旗世家的兴衰——以正蓝旗汉军甘氏家族为例/269 结语/291 参考文献/300 附录一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钦定拣放佐领则例》/305 附录二 东洋文库藏《缮折房六条例》/365 后记/372 表格目录 表1-1 顺治元年所定攻城先登勇士封号/29 表2-1 《清太宗实录》内牛录章京爵位承袭记录/45 表2-2 《正黄旗汉军四十二个佐领原由册》满汉文佐领对译/56 表2-3 天聪八年、九年两次专管佐领授予对象/58 表2-4 正红旗满洲世管佐领情况/65 表2-5 扈拉祜家族各支派承袭佐领情况/79 表2-6 布当家族各支派承袭佐领情况/80 表2-7 扬古利家族各支派承袭佐领情况/82 表2-8 必拉喜家族各支派承袭佐领情况/83 表2-9 诺木环家族各支派承袭佐领情况/84 表2-10 阿三家族各支派承袭佐领情况/87 表2-11 满都里家族各支派承袭佐领情况/88 表2-12 长住家族各支派承袭佐领情况/89 表2-13 劳萨家族各支派承袭佐领情况/90 表2-14 龚衮家族各支派承袭佐领情况/91 表2-15 唐阿里家族各支派承袭佐领情况/93 表2-16 丹岱家族各支派承袭佐领情况/94 表2-17 原佐领通卫家族各支派承袭佐领情况/95 表3-1 八旗满洲佐领数量统计/111 表3-2 八旗满洲佐领类型统计/112 表3-3 《钦定八旗通志》和世袭佐领档案所记正白旗满洲佐领情况/113 表4-1 天聪九年二月蒙古编旗情况/195 表4-2 八旗蒙古佐领数量统计/196 表4-3 八旗蒙古佐领类型统计/197 表4-4 《原由档》所记镶黄旗蒙古佐领情况/198 表5-1 八旗汉军佐领数量统计/21 表5-2 八旗汉军佐领类型统计/222 表5-3 《佐领册》所记镶红旗汉军世袭佐领情况/223 表5-4 八旗汉军由台尼堪组成的六个佐领/227 表5-5 雍正九年内务府另户壮丁所编四个佐领/229 表6-1 天聪五年管部贝勒和承政人选/262 表6-2 凌柱与额亦都关系/266 表6-3 额亦都家族遏必隆一房入仕情况/266 表6-4 甘氏家族甘锐以下至应字辈谱系/271 表6-5 甘氏家族甘文焜一房人员功名、官职、婚配情况/272 表6-6 甘氏家族甘体镇支派简况/281 表6-7 甘氏家族民籍甘体垣支派简况/284 表6-8 旗籍甘氏支派通过文、武举获得功名情况/288 表6-9 旗籍甘氏翻译考试出身人员情况/289 表7-1 五种世袭佐领和公中佐领的承袭原则/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