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些胎死腹中的《〈水浒全传〉人物传》
1994年我作为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由高教部二次派往埃及开罗爱因圣姆斯大学中文系任教,除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论文外,每天还给本科生上课。
在国内我担任着北京语言大学文学系系主任的工作,又是北京市人大代表,整日开会、学习、讨论、发言、视察、座谈,会虫不由己,冗务紧缠身;家庭生活琐事,吃喝拉撒,人情往来,穷于应酬,不得一时清闲。在国外除感到孤独思家外,这些繁杂事务却远离了我,精神上享受到了在国内从未有过的轻松解脱,时间好像也更充裕了。这才是一个教师的正常生活。继第一次出国任教之后,再一次体会到前半辈子政治活动空耗了太多的大好光阴!
这里教学任务虽然较重,但仍然觉得时有闲暇,年近退休,不能让光阴从指缝间悄悄流走。该校文献资料极度匮乏,写论著搞科研是无源之水,于是就琢磨能不能搞点资料性索引性的东西。
爱因圣姆斯大学中文系资料室有一部一百二十回 《水浒全传》,闲置多年无人借阅。于是把书借来,考虑再三,决定给梁山泊人物立个传,搞个索引。从人物第一次出现,到最后消失,按回目前后把人物的事迹编撰起来,标上回目,这就是他的一篇传记,同时又是这个人物的索引。当然为行文的通顺,事件的贯通,也需要稍做勾连。
除一百零八位梁山人物之外,其他人物也一并取录。上至宋徽宗、蔡京,下至贩夫走卒、丫鬟、店小二,把每一章回中出现的人物有名姓、无名姓者都筛查出来,一并建档。
梁山泊一百零八人每人一份档案,于是一百零八张稿纸布满了我的书桌、床铺。其他人物则不专门建档,生平事迹录于回目中。夙兴夜寐,一年时间基本杀青。因出国前携带稿纸有限,稿纸写得密密麻麻,字迹潦草,回国后又重新校订、抄写、打印,颇费了些精力和时日。
我参考的《水浒全传》是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的版本。该书再版说明中提到七十一回后情节时有矛盾。我在梳理钩沉过程中,发现不止七十一回后,全书都有不合情理和情节矛盾之处。于是就有了我的副产品《一百二〇回〈水浒全传〉细节的矛盾》一文
(刊于《中国文化研究》1993年冬之卷)。
然时下出版自负盈亏,以市场为导向。拙作自知非时尚流行,经济效益不佳,难于销售,无法脱手。其间,也曾有某出版社同意付梓,甚至已刊广告。但时事难料,出版社关门大吉,拙作出版无望。本人心灰意冷,敝帚自珍,遂束之高阁,尘封书橱。说来话长,我曾在北大同学张仁健兄主办的山西《名作欣赏》上发表过几篇文章,在他的推荐下又在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拙著《中华诗词雅句鉴赏》,于是有幸结识了韩玉峰先生。
一次和韩君闲话中,谈及这本书稿,不胜感慨,是夜白熬,汗空流,白费力气做了无用功,只能眼见它日久化为尘了。韩君听后大为诧异:李老师,您这种方法梳理 《水浒全传》,据我所知恐怕还是第一人。有价值,有价值。
不久他就告诉我,出版社已经同意把该书列入出版计划。对我来说真可谓大喜过望,柳暗花明。
在拙著面世之时,我要衷心感谢仁健兄,韩玉峰先生,北岳文艺出版社社长、总编辑郭文礼先生,不弃废稿,使之重生。不然,书稿将掩埋尘世,自消自灭,世人谁知曾有笨人做此笨事也。
因人物太过芜杂,于是那些与故事推演关系不大且昙花一现的小人物,还有王庆、田虎、方腊手下那些缺乏个性的众多头领,最后决定割爱。
拙著错误、疏漏处敬请方家指教。
李延祜
2021年8月于北京荆庐
凡 例
一、本书根据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版《水浒全传》一百二十回本整理。梁山泊一百零八人排列以在书中出场前后为序。在其人其事之后,注明回目。
二、重在记事,言有重要者 (建议、计谋),收入该人条目中。
三、为行文方便,人物事迹大多概括叙述,偶尔引用书中原文。
四、凡在书中集体出场,而未详列每人名字者,只列出为首一人名字。
五、一个事件,一场战争,参加者甚众,其因果、过程列入主要人物生平中,其他参加者只录与之有关的情节。
六、凡和人物成长发展、生活道路关系密切的情节叙说较详,其他则只录其事,一语带过。
七、梁山泊一百零八人外,还收录了其他重要的或对情节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部分人物。
八、梁山泊一百零八人配清代张琳绘制的人物像。
李延祜,山东省菏泽市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曾任中文系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红楼梦学会会员、北京水浒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协会员和北京市第九、十届人大代表。
《中国艺术家辞典》和《中国现代戏剧电影家传》主编之一兼撰稿人(撰写《谢添传》《海默传》《张良传》等),《中国文学家辞典》编委。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卷)、《唐诗精品》、《宋词精品》条目的撰写。
著有《语文知识趣事》《浮生半日闲笔记小品赏读》《尽付笑谈中幽默小品赏读》《中华诗词雅句鉴赏》《〈红楼梦〉拾趣》《野猪卖香气》《隋唐五代人物故事》(上、下),以及儿童读物《丽丽的幻想世界》(20册)、《朗文普通话故事丛书》(16册)等几十种作品,曾多次获奖。
发表《〈红楼梦〉欣赏琐拾》《论〈红楼梦〉的景物描写》《一百〇二回<水浒全传>细节的矛盾》《同中有异 各有千秋<水浒传>相类情节析》 《〈红楼梦〉艺术断想》《〈水浒传〉三桩女人命案之我见》(收入《新华文摘》)等主要论文。发表的论文、评论、小说、诗歌、散文等达数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