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黑格尔承认理论为逻辑隐线,以自由和承认为价值归旨讨论了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体系。首先,比较全面地介绍和分析了黑格尔承认理论的产生、体系和内容,梳理了黑格尔公民教育的教育起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原则、教育路径和教育方法,论述了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自由伦理教育自由的承认逻辑,总结了马克思对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批判和继承,进一步论证了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和承认理论对马克思思想形成的意义。最后,重点论述了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对我国公民教育的启示意义。
吴暇,博士,长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本人多年来一直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公民教育相关研究工作。公开出版学术编著2部,教材1部;几年来获批相关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相关科研论文18篇,其中高级别论文5篇;论文获得吉林省伦理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一项,论文获得吉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论研讨会征文三等奖一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作为教育者的黑格尔生平
一 作为家庭教师
二 作为中学校长
三 作为大学教授
第二节 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的新需求
一 当代中国主体性困惑的新问题
二 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研究的现代性意义
第三节 相关概念阐释
一 承认理论
二 主体间性
三 公民教育
第二章 作为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逻辑主线的承认理论分析
第一节 黑格尔承认理论概述
一 黑格尔承认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 黑格尔承认理论的思想来源
三 黑格尔承认理论的内容
四 黑格尔承认理论的承认环节
第二节 承认理论是贯穿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逻辑主线
一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相互承认的伦理公民
二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内容是主客体的相互承认
三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途径是相互承认
第三章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承认逻辑
第一节 人之自由本质的绝对承认
一 自由是人的属性和本质
二 自由实现的三个阶段
三 自由是自我意识经验的结果
四 自由是对自由主义的扬弃
五 自由实现于主客体相互承认
第二节 伦理是自在自为的自由
一 走向伦理是人的必然
二 伦理实现了主客观精神的统一
三 自由在伦理精神中得到复归
四 个体在伦理异化中形成承认关系
第三节 公民教育使人符合伦理
一 教育打磨人的任性
二 教育培养人的普遍性
三 教育培养人的伦理性
四 教育培养人的承认思维
第四节 自由是伦理教育的结果
一 伦理教育使主体认识自由
二 伦理教育培养主体自由能力
三 伦理教育实现个体自由
第四章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体系
第一节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起点与目标
一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起点
二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目标
第二节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原则与内容
一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原则
二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内容
第三节 黑格尔公民教育实现的路径与方法
一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路径
二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方式
三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教化过程
第五章 对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评析
第一节 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评述
一 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 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三 对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局限性的澄清
第二节 马克思对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批判和继承
一 马克思对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批判
二 马克思对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继承
第三节 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 为世界各国公民教育提供参考借鉴
二 为解决当代现代性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三 为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提供思维导图
第六章 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对我国公民教育的借鉴意义
第一节 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的借鉴意义
一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理论
二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关系理论
三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理论
第二节 对我国当代公民教育的借鉴意义
一 重视家庭伦理教育
二 创新学校公民教育
三 完善社会公民教育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