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立足于我国三大主粮作物,基于翔实的野外观测、机理过程模型模拟、机器学习和文献调研等方法,探讨了近40来年气候变化对我国作物生产系统生长发育过程和最终产量的影响;并针对粮食作物如何适应未来气候变化这一热点问题,分别从何时、何地需要更换新品种、未来品种应具备何种优良性状等农业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措施,以及如何实现农业保险产品的智能化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创新、系统地论证,提出了我国玉米、小麦、水稻粮食作物生产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和措施。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国家基金委面上基金 "基于作物模型模拟和多源数据同化技术的区域农业灾害风险研究-以我国北方小麦干旱为例",2020-2023,主持
国家基金委面上基金"多尺度、多灾种和多过程下华北平原冬小麦灾害损失风险评估",2016-2019,主持;
目录
自序
前言
第1章气候变化与影响适应概论1
1.1气候变化对物候的影响1
1.2气候变化对作物单产的影响6
1.3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种植分布和面积的影响8
1.4可持续性粮食生产研究9
1.5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措施研究12
1.6本章小结14
第2章研究方法和关键技术16
2.1方法概图和研究区域16
2.2数据来源24
2.3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29
2.4传统统计方法31
2.5作物模型模拟方法33
2.6机器/深度学习方法45
第3章气候变化对三大作物物候的影响52
3.1材料与方法52
3.2主要发现55
3.3讨论73
3.4本章小结80
第4章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82
4.1材料与方法82
4.2主要发现84
4.3讨论106
4.4本章小结110
第5章多目标优化水肥管理及其社会环境效益113
5.1材料与方法113
5.2主要发现118
5.3讨论126
5.4本章小结129
第6章未来三大作物的品种适应性评估131
6.1材料与方法132
6.2主要发现135
6.3讨论155
6.4本章小结159
第7章未来热害保险产品设计160
7.1材料与方法161
7.2主要发现164
7.3讨论与小结170
附录172
附录A:玉米研究区172
附录B:气候变化对玉米物候的影响173
附录C:气候变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181
附录D:多目标优化及其环境效益183
附录E:未来影响预测及品种适应措施186
参考文献195
后记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