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民间文献与明清两湖乡村赋役征收实态研究 读者对象:历史学、水历史学等方向的大学生、研究生、社会广大文史爱好者
赋役制度关系国计民生,历来受到国内外史学界重视。就明清而论,已有成果多关注制度条文本身,缺乏对纳税应役的具体场景,特别是县以下基层赋税征收实态的细致考察。而挖掘新史料,扩展研究视角和方法成为近年来史学研究的主要趋势之一,加以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明显。因此本专著以明清时期湖南、湖北地区乡村基层赋税制度史为线索,着力探讨了各类赋税征收政策的制定、实施过程与基层社会运行实态。
其主要内容大体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基层社会实际征收册籍之研究。由于"官册"失实,明清地方州县为了足额完成任务,不得不依凭册书手里的"私册"。册书们也因为掌控着实征册籍而实际控制着税收权力。第二,普通民众纳税应役具体过程的研究。很多时候,百姓不是苦于税额太重,而是苦于纳税过程之繁疲和侵吞之无穷。从纳税的诸多环节来看,百姓几乎要接受层层的盘剥,而这些浮收和勒征构成了惟正之供之外的非正式财政收入;第三,赋役征收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明清两湖地区不同群体之间,包括移民与土著、主户与客户、军户与民户、大户与小户之间,长期纠葛于赋役分摊不均。19世纪中叶爆发的"钟九闹漕""阳大鹏抗粮"等一系列抗税斗争,昭示了国家、地方精英与农民的矛盾激化与关系复杂化。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