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定 价:68 元
- 作者:李德波 等
- 出版时间:2024/3/1
- ISBN:9787519882518
- 出 版 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X773.031
- 页码: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
- 开本:16开

本书主要包括燃煤电厂污泥掺烧技术背景,典型污泥与煤掺混燃烧特性,污泥/煤混样灰熔融及结渣特性,污泥掺烧安全、环保技术研究,不同污泥掺混比例下数值模拟,污泥成分分析及烟气监测环保标准,燃煤耦合污泥掺烧现场优化试验,污泥掺烧干化系统现场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内容,系统总结了燃煤耦合污泥发电领域的最Z新研究成果。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燃煤电厂面临CO2 减排的巨大压力。2018年国家能源局和生态环境部已经发文关于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术改造试点项目建设的通知。本书作者长期在科研和生产一线从事燃煤耦合污泥掺烧技术研究与大规模工程应用。为了系统总结团队在污泥掺烧发电最新研究成果,本书主要从燃煤电厂污泥掺烧技术背景,典型污泥与煤掺混燃烧特性,污泥/煤混样灰熔融及结渣特性,污泥掺烧安全、环保技术研究,不同污泥掺混比例下数值模拟,污泥成分分析及烟气监测环保标准,燃煤耦合污泥掺烧现场优化试验,污泥掺烧干化系统现场技术改造等方面展开,系统总结本团队在燃煤耦合污泥发电最新研究成果。同时本书还引用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在燃煤耦合污泥掺烧发电相关技术成果,得到了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提供现场一线技术成果,可以为从事燃煤耦合污泥发电科研和一线人员提供指导,同时可以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提供一手污泥掺烧最新研究成果。本书的出版希望对推动我国燃煤耦合污泥发电有借鉴意义。由于时间仓促,作者团队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李德波湖北宜昌市人,土家族,中共党员,201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师从岑可法院士和樊建人教授,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正高级),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战略级高级技术专家,南方电网公司首批高层次人才。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代表(广东省电力系统唯一代表),南方电网公司十大杰出青年,广东电网公司十大杰出青年,201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1年获得广东电力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2022年获得中国电力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担任中电联锅炉标委会委员,中电联输变电设备标委会委员,广东省高性能计算学会理事等社会职务。主要从事煤燃烧清洁、高效、低碳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等方面的工作。在基于富氧燃烧技术的燃煤电厂二氧化碳减排领域取得了国际领先的成果,提出的火电厂超低排放系统优化技术、燃煤电厂耦合污泥掺烧技术、变压器多物理场数值模拟技术、燃煤电厂高温腐蚀改造技术在现场得到广泛应用。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及电力行业科技奖励21项,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88篇,其中SCI论文25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76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
前言 第1章 燃煤电厂污泥掺烧技术背景 1 1.1 污泥处置产业发展现状 1 1.2 燃煤耦合污泥掺烧技术现状 5 第2章 典型污泥与煤掺混燃烧特性 10 2.1 概述 10 2.2 实验与分析方法 10 2.3 结果与讨论 11 2.4 本章小结 18 第3章 污泥/煤混样灰熔融及结渣特性 19 3.1 概述 19 3.2 实验与分析方法 20 3.3 结果与讨论 22 3.4 本章小结 35 第4章 污泥掺烧安全、环保技术研究 37 4.1 大比例、长周期污泥对锅炉进行安全性影响分析 37 4.2 大比例、长周期污泥掺烧对锅炉主要附属系统的影响分析 42 4.3 污泥掺烧对锅炉副产品利用的影响分析 44 4.4 污泥的掺入对输煤系统的影响 45 4.5 污泥大比例均匀掺配的方法和系统研究 49 4.6 污泥掺配初步技术经济分析 52 4.7 污泥掺烧对机组煤种适应性影响初步分析 55 4.8 本章小结 59 第5章 不同污泥掺混比例下数值模拟 62 5.1 低水分污泥掺烧数值模拟 62 5.2 高水分掺混污泥数值模拟结果 73 5.3 数值模拟结论 82 第6章 污泥成分分析及烟气监测环保标准 84 6.1 污泥处置现状 84 6.2 入炉污泥标准 85 6.3 污泥烟气监测标准 87 6.4 污泥成分分析 88 6.5 本章小结 92 第7章 燃煤耦合污泥掺烧现场优化试验 93 7.1 300MW燃煤机组污泥掺烧锅炉性能优化试验 93 7.2 660MW燃煤机组污泥掺烧锅炉性能优化试验 103 7.3 1000MW燃煤机组污泥掺烧锅炉性能优化试验 110 7.4 本章小结 117 第8章 污泥掺烧干化系统现场技术改造 118 8.1 概述 118 8.2 干化污泥储存上料一体化系统建设 118 8.3 湿污泥干化系统建设情况 122 8.4 污泥干化臭气处理 130 8.5 本章小结 133 参考文献 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