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术语工作一般原则的探讨和再思考,旨在构建数据处理中的术语管理最佳模式,介绍了术语管理在知识本体建构、术语本地化、术语翻译、专业术语等的术语原则研究和实践中的最新应用,具体包括六个方面内容:术语基本原则、方法和技术、术语管理和质量保障、个案研究、语言和术语、规划与政策、术语和文化间性。本书内容涵盖了术语传统、术语的实践和方法,对于术语学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术语项目实践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书的翻译出版可为术语译名标准制订、规范准确的学术翻译(尤其是机器翻译)、学术交流及引文索引数据库的国际化信息服务等学术行为提供工具基础,对于促进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跨文化学术交流及研究的国际化具有重大意义。
主编:昂德里克·J.科卡特,曾任教于比利时鲁汶大学,现为卡塔尔哈迈德·本·哈利法大学翻译学教授,国际术语网副主席,研究方向为术语学、法律翻译和翻译技术;弗里达·斯特尔斯,鲁汶大学教授,国际术语网主席,研究方向为术语学和语言技术。译者:卢华国,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硕导,研究方向为术语翻译和专科词典学研究;江娜,中国药科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术语学及术语翻译研究。
本书是对术语工作一般原则的探讨和再思考,旨在构建数据处理中的术语管理最佳模式,介绍了术语管理在知识本体建构、术语本地化、术语翻译、专业术语等的术语原则研究和实践中的最新应用,具体包括六个方面内容:术语基本原则、方法和技术、术语管理和质量保障、个案研究、语言和术语、规划与政策、术语和文化间性。本书内容涵盖了术语传统、术语的实践和方法,对于术语学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术语项目实践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书的翻译出版可为术语译名标准制订、规范准确的学术翻译(尤其是机器翻译)、学术交流及引文索引数据库的国际化信息服务等学术行为提供工具基础,对于促进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跨文化学术交流及研究的国际化具有重大意义。译本可供术语研究方向的学者、术语学及翻译专业课程师生,以及其他领域制定术语规范、进行术语管理的专家学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