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揠苗助长,唤醒孩子学习内驱力;不再盲目攀比,重建和谐亲子关系。
“双减”,为孩子减负,也为家长减负。
在无数个睡不着的夜晚,习惯性地开始闭上眼睛,在记忆里寻找我在教育这条路上遇到的人、遇到的事,我享受着在梦与醒的边缘不断徘徊着的感觉,总会有一些灵感引发我的许多感悟,让我打开电脑记下这难得的“故事”。坦白地讲,这些有血有肉的真切感受都是我在一个个深夜从脑海里抽出来的情感的产物。
我愿意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出来,把所想所感所悟用文字的形式完整地表露出来。因为没有谁更懂得自我解剖的心碎,面对现实的无助而发出撼动心灵的呐喊。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幸、沮丧、困顿、迷茫,甚至绝望。文字便成了我们表达情绪最好的出口。
写作的过程,其实是一种自我表达、自我交流。当我沉浸其中时,我发觉我进入了另一个空间,在那里我能够说出和现实中的家长不能讲的话,把内心深处需要表达的感受用文字呈现出来,算是一种释放。
然而,当我敲出每一个文字,把人和事写进故事里,才发觉,我的心很痛,似乎可以感受到当时家长的焦虑、学生的痛苦与无奈,好在只是感受,无需承担。这些人走进并参与了我的生活,让我的生活多了些滋味,我在用文字敲写他们故事的同时也解剖了自己,对每个人多了些尊重和理解。此刻,我才明白,写作或许不需要多么华丽的词藻,比起内心,比起理解,比起尊重,词藻很轻。
所有的文字,所有的故事,都是从心出发。倘若有缘,在您读这些故事时,静静地走进书里,我们的心碰到一起,您找到了藏在故事里的自己,或找到了您想要的答案,或让您焦虑不安的心平静下来,不再那么累。读来有那种被理解到和被支持到的感受,对我来讲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幸福。
我在本书中讲述的故事和阐述的观点,最初是和一些家长面对面交流的内容,当时这些家长为了孩子的种种而焦虑苦恼,我把遇到的人和事讲给他们听,他们惊呆了:“这故事说的不就是我吗?”之后,他们焦虑躁动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
此刻,我意识到他们在故事中找到了自己,看到了自己。我想,这些故事不应该被搁置,所以,我用文字展开了每一个故事。
我清楚,这些文字和故事不可能对每个家长都有帮助,展示的每个故事也不是一个用来复制的样本,而是供大家参考和思索并结合自己的情况寻找最适合自己方法的范例。我相信,某一个故事或某个故事的一段话会让有些家长心情变得好一点,这应该就是我写作的目的,我多么希望,这些文字可以走到读者的心里,慰藉您那颗焦躁不安的心。
不管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向前走,都有种种的憧憬和担心;回头时,也总有些许的欣慰和反思。故事里有我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表达的情感和想象,有我的思考和感悟,也有我的期许。我认为,教育其实是一个不断学习与应用、考察与改良的过程。希望有缘的朋友能把这本书当成朋友,在阅读中理解每一个人。
在书里,让我们彼此“遇见”。
徐锋,1988年生,山东滕州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讲师。“乐知恩”品牌创始人。多年奋战在教育一线,接触成千上万名学生及家长,积累了大量的青少年教育经验。倡导“快乐、求知、感恩”的教学理念,主张通过唤醒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帮助学生重树信心,实现进步。
自序
家长,别那么累
小学·痛
中学·苦
玮玮与伟伟
我想当蛋糕师
愿家长别那么累
情感与学习
我的耳朵
一碗拉面的幸福
回家
思绪纷飞
家长,别再那么累
遇见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