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从自己读宋人笔记所作的解读和随笔中,选取部分文稿编辑而成。
本书所选读的宋人笔记,均从宋代优秀笔记作品中撷取,重点集中在记述朝廷故实、名人轶事、风土人情、物理物性、戏谑谐谈几个方面,其内容多半是和实际人生直接打交道的文字(吕叔湘语)。从文学类别上说,多属历史琐闻类笔记,且绝大多数文章篇幅较短,文字浅显易懂,有一定的趣味性。作者选辑此书,意在为喜欢读史和学习文言文的读者提供一些阅读资料,并对读者今后的工作生活有所裨益。
每篇笔记之读,均选取其中一句谠言作标题,正文大体为四个层次,一是按上述宗旨选录笔记原文;二是对部分词、句作简单注解;三是为引起读者兴趣和再现笔记意境,以意译法将笔记原文改写成白话文;最后是个人阅读时的一时谬想,叙述作者阅读本则笔记的感想和体会,以帮助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力求融会贯通。
1.宋人笔记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是一幅社会生活的时代画卷。翻开《自在与通透宋人笔记选读》,作者引领我们走进丰富多彩的赵宋王朝,感受宋人的欢乐、忧伤、荣耀、梦想……
刘跃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哲学部副主任、一级教授
2.题《自在与通透宋人笔记选读》:
积腋成裘传真谛,微言大义振金声。
译转点评承笔记,妙语精思自天成。
白庚胜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3.郭国谦的这本《自在与通透宋人笔记选读》,堪为广大读者精心烹制的一份极有营养的文化大餐。对我们研究宋辽金夏政治、经济、文化,了解宋代社会世相百态,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等,俱大有裨益。
好书如香茗。宋人笔记恰如祖国大地万千文学茶园中的片片春叶,作者妙手采撷、哲思杀青、慧心甘润,蔚然而收香远益清之效。在熙熙攘攘之隙,如能凝神一两个钟头仔细品味当然更好,即便是轻啜浅呷三杯两盏也可以满口生香。
万伯翱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红色作家
序言
我与南阳有缘。
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就与南阳作家二月河熟稔,他的落霞三部曲每次成书,都要签名送我一套;我每有拙作出来,总也不揣浅陋,或送或寄请他指正。我的《六十春秋》付梓前,贤弟他还为我作序呢。
我俩对坐品茗,说得最多的是南阳作家的作品和南阳文化人的事。只要一说起南阳作家群,二月河便神采飞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浸润日久,乔典运、周同宾、行者、廖华歌、秦俊、李天岑等一连串南阳籍作家的名字便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因为有这个基础,我结识了不少南阳籍文人,家中常有南阳朋友送我的六味地黄丸和猕猴桃等特产,所以对南阳籍的作者也格外关注,一有机会,就想为他们做点事,感谢南阳朋友们的深情厚谊。
前不久,一位在作家出版社工作的老友联系我,说他们在计划出一本新书,书名为《自在与通透宋人笔记选读》(以下简称《宋人笔记选读》),作者在书中对精选出来的宋代笔记不仅有注释、解读,还写有个人的阅读感想,角度挺新颖,文字质量也不错,建议我看看给写几句话。现在年龄大了,精力也远不如从前,原本想推辞掉的,可一听说作者是南阳人,感觉立马亲切起来,于是便来了精神,赶快让人把样书送了过来。见到书稿,我首先被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刻苦精神所深深感动。作者叫郭国谦,多年在省辖市政法机关做领导工作,2022年刚退休。《宋人笔记选读》书稿厚厚两卷,都是他平时读史学史记下的心得,能在浩繁的政务之余,这么勤奋地阅读和写作,并且坚持十数年如一日笔耕不辍,确实难能可贵。
诚如作者在本书前言中所说,宋人笔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卷帙浩繁,据学者顾宏义统计,宋代笔记多达1000余种。《宋人笔记选读》虽然目前只选了七本书的内容,但每一本书都有成百上千甚至几千则笔记,能在普遍阅读的基础上,选出三百多则精读并阐发心得体会,其中苦心孤诣盖可知矣。郭国谦的这本《宋人笔记选读》,堪为广大读者精心烹制的一份极有营养的文化大餐,作者所选宋人笔记有不少让人读后留下深刻印象。《渑水燕谈录》里有一则笔记,说一帮人坐在一起侃大山,一个人语出惊人,提出要把梁山泊的水抽干改造成农田,当听者质疑水往哪里流时,曾任秘书少监的刘贡父在一旁替他回答说:于泊之傍凿一池,大小正同,则可受其水矣。这个故事,喻古讽今,对当今一些不切实际的社会现象,也是一种鞭笞。
同时,郭国谦这本《宋人笔记选读》,对我们研究宋辽金夏政治、经济、文化,了解宋代社会世相百态,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等,俱大有裨益。
作者多次谦虚说自己古文水平很低,对笔记原文的翻译不得不用原文我读来标明,意思说笔记的译文只是他自己读出来的意思,不一定都正确;而读笔记形成的心得体会则标以一时谬想,说自己的这些想法不仅是一时的,还很可能是有错误的。在我看来,作者文字功底颇为深厚,关于宋人笔记的我读既忠于原文,又精当达意;其谬想其实不谬,既能发思古之幽情,也有缘时事之议论。
文言文阅读,正确理解虚词至关重要。在一个句子里,如果把虚词的作用弄错了,对句子的整体翻译必然会出现讹误,甚至影响读者对全文的理解。作者在这方面深有所得,书中绝大多数的原文我读,都能根据笔记文意和语境来把握虚词的含义,做到精准翻译,字通句顺。
作者读笔记译白话文,除了对字词有比较准确的把握外,特别注重对笔记所用典故和史实的正确理解。在苏轼的《东坡志林》里,有一则笔记叫《本秀非浮屠之福》,开头一句话是稷下之盛,胎骊山之祸,意思并不难理解,说稷下学宫规模太宏大,稷下学派言论太狂悖,播下了后来骊山之祸的种子。但骊山之祸指的是什么,则众说纷纭,不少版本都说指的是秦始皇焚书坑儒一事。作者大胆怀疑,认真查证,最终从太宗朝编纂的《太平御览·古文奇字》中找到答案:苏轼笔记中的骊山之祸,指的是秦始皇改文字为大篆及隶字,苦天下不从而于骊山温谷种瓜,诱杀书生七百人事,它和焚书坑儒发生的起因、地点以及后果均不相同。作者这种严谨作风和求是精神,是很值得钦佩的。
作者对每则笔记作我读后,都要阐发自己的一些感想。我觉得作者这些感想都是基于笔记原文联系生活实际有感而发的。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先生赞扬《宋人笔记选读》是微言大义振金声,我亦深以为然。
好书如香茗。宋人笔记恰如祖国大地万千文学茶园中的片片春叶,作者妙手采撷、哲思杀青、慧心甘润,蔚然而收香远益清之效。在熙熙攘攘之隙,如能凝神一两个钟头仔细品味当然更好,即便是轻啜浅呷三杯两盏也可以满口生香。
智山慧海传真火,愿随前薪作后薪。南阳哲人冯友兰这两句诗,道出了当地文人的担当与奉献情怀。概而括之,《宋人笔记选读》也可以说是一本传播真火的好书,建议大家认真地读一读。同时也希望作者再接再厉,继续读继续写,把宋人笔记中所蕴含的中华文化精髓咀嚼好、发扬好,再出好作品。
是为序。
郭国谦,1962年生,河南南阳人。1979年至1983年就读于新乡师范学院,参加工作后在乡镇党政机关工作,后于1995年转入司法机关,2022年2月以一级高级检察官退休。
求学期间常有文章见诸报刊,工作后长年坚持自己动手撰写公文,有近百万字散见于报刊、网络。在检察系统中较早提出文化育检的理念,力求以文润人、慧人、乐人乃至化人之效。
2001年8月被吸收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2003年8月被吸收为郑州小小说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