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工艺手册 第3版 第3卷 现代加工技术卷
定 价:399 元
丛书名:“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
第3版手册以机械加工工艺为主线,将数据与方法相结合,汇集了我国多年来在机械加工工艺方面的成就和经验,反映了国内外现代工艺水平及其发展方向。在保持第2版手册先进性、系统性、实用性特色的基础上,第3版手册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机械加工工艺中的各类技术,信息量大、标准新、内容全面、数据准确、便于查阅等特点更为突出,能够满足当前机械加工工艺师的工作需要,增强我国机电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本版手册分4卷出版,包含加工工艺基础卷、常规加工技术卷、现代加工技术卷、工艺系统技术卷,共36章。本卷包括特种加工技术、精密加工与纳米加工技术、微细加工技术、高速切削加工技术、难加工材料加工技术、表面光整加工技术、复合加工技术、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表面工程技术、航空结构件加工工艺设计与实现。本手册可供机械制造全行业的机械加工工艺人员使用,也可供有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科院校师生参考。
本套手册是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特点如下:作者团队权wei精专内容新颖先进翔实结构全面案例丰富工艺主线体系清晰实践应用数据可靠同步国家标准更新适合机械制造全行业工艺人员查阅使用。
第3版前言2015年,我国提出了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立足国情,立足现实,制造业要特别重视创新性、智能性和精密性,才能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这对制造业发展来说是一个战略性要求。制造业是国家工业化的关键支柱产业,制造技术的进步是其发展的基础。制造一个合格的机械产品,通常分为四个阶段:1)产品设计。包括功能设计、结构设计等。2)工艺设计。指产品的工艺过程设计,终落实为工艺文件。3)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保证生产出合格的零件。4)零件装配成产品。保证产品的整体性能。可以看出,机械产品制造过程中只有第1阶段属于产品设计范畴,其第2、3、4阶段均为工艺范畴。《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就包括了工艺设计、零件加工和装配的相关内容。2019年6月,《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的20多位主要作者和机械工业出版社团队齐聚长春,启动本手册第3版的修订和出版工作。本版手册分为4卷出版,共有36章:1)第1卷,加工工艺基础卷,共8章。2)第2卷,常规加工技术卷,共8章。3)第3卷,现代加工技术卷,共10章。4)第4卷,工艺系统技术卷,共10章。与第2版相比,第3版手册具有如下一些特点:1)更加突出工艺主体。贯彻以工艺为主体的原则,注意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去除一些落后、已淘汰的工艺,使本版手册更加精炼。2)更加实用便查。在保持部分原有图、表的基础上,大量引入近年来企业生产中的实用数据。3)更加注重技术先进性。手册编入了新工艺、新技术,展示了科技的快速发展成果,并注意收集先进技术的应用案例,提高了手册的技术水平。4)全部采用现行标准。标准化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手册及时反映了加工工艺方面的标准更新情况,便于企业应用。手册第3版的编写得以顺利完成,离不开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院士、教授、专家的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希望广大读者不吝指教。王先逵《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3版编辑委员会主任
王先逵,清华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精密和超精密加工及计算机辅助制造等先jin制造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出版专著18部,是我国台数控机床(1957年)、个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1987)的主要完成人之一。李旦,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编著出版专业教材和辅助教材7本,主要研究方向为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机械加工自动化机构。孙凤池,汽车集团工艺部部长、研究员,曾发表多篇论文,擅长领域为切削加工工艺、切削刀具技术、齿轮制造工艺。赵宏伟,吉林大学副校长、教授,2012年新世纪优秀人才,2016年获政府特殊津贴,201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擅长精密仪器设计制造、仿生精密驱动、超精密加工技术及装备等领域。张定华,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出版专(译)著5 部,发表学术论文270余篇,其中SCI/EI 收录130 余篇,长期致力于多轴数控加工技术、航空发动机先进制造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常治斌,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教授,编写教材和专著4部,主要从事机械学及汽车制造装备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并承担东风十堰汽车公司的项目。
目录第3版前言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特种加工技术1.1概述31.1.1特种加工的定义和特点31.1.2特种加工的分类31.1.3几种常用特种加工方法性能和用途的对比41.2电火花穿孔、成形加工41.2.1电火花穿孔、成形加工的原理41.2.2电火花穿孔、成形加工机床51.我国电火花穿孔、成形加工机床的型号和标准52.电火花成形加工机床主要型号与技术参数51.2.3电火花加工用的脉冲电源51.基本的脉冲波形及其主回路52.各种派生的电火花加工用的脉冲电源51.2.4电火花加工的工具进给调节系统81.工具电极自动进给调节系统的类型82.自动进给调节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83.步进电动机自动进给调节系统94.直流、交流伺服电动机自动进给调节系统91.2.5电火花加工的工具电极和工作液系统91.电火花加工用工具电极材料92.电火花加工用工具电极的设计与制造93.电火花加工用的工作液系统111.2.6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工艺规律111.电火花加工的工艺指标112.电火花加工的电规准113.电火花加工工艺规律及电火花加工工艺曲线图表121.2.7电火花加工时正确选择电规准的方法211.2.8电火花加工时工具电极的安装、调整和找正211.工具电极的安装、调整和找正的要求212.工具电极的安装、调整和找正的装置211.2.9电火花加工机床的一般故障和加工中的不正常现象231.液压主轴头常见的故障、原因及解决办法232.伺服电动机主轴头常见的故障、原因及解决办法243.电火花加工中的不正常现象的故障、原因及解决办法241.3电火花加工小孔251.3.1小孔的高速电火花加工251.3.2小深斜孔的高速电火花加工261.3.3异形小孔的电火花加工261.喷丝板异形小孔的电火花加工262.多个小方孔筛网的电火花加工271.3.4微孔电火花加工271.微小轴(工具电极)的制作272.高深径比微小孔的加工281.4电火花成形加工的数控技术281.4.1数控电火花加工机床的类型281.4.2电火花数控摇动加工281.电火花数控摇动加工的特点282.电火花数控摇动加工的代码和轨迹283.数控摇动的伺服方式291.5电火花加工的其他工艺形式及应用301.5.1电火花磨削301.电火花小孔磨削302.电火花刃磨和切割313.电火花对磨和跑合311.5.2共轭回转电火花加工及双轴回转电火花加工321.电火花共轭同步回转加工精密内外螺纹322.电火花共轭倍角同步回转加工323.双轴回转展成法电火花加工精密凹凸球面、平面321.5.3电火花表面强化及刻字341.电火花表面改性和强化342.电火花刻字351.5.4混粉电火花镜面加工技术351.混粉电火花镜面加工原理及特点362.混粉电火花镜面加工工艺要点363.混粉电火花加工装置及设备364.混粉电火花镜面加工应用实例361.5.5半导体和非导体电火花加工技术361.半导体和高阻抗材料的电火花加工362.非导体的电火花加工371.5.6气体介质中电火花加工371.气体介质中电火花加工原理372.气体介质中电火花加工要点373.气体介质中电火花三维形状加工371.5.7电火花铣削加工技术371.电火花铣削加工技术的产生及特点372.电火花铣削加工中的主要关键技术381.5.8微细电火花加工技术381.微细电火花加工的关键技术382.微细电火花加工的应用举例391.5.9短电弧加工391.短电弧加工的主要特点392.短电弧加工的主要适用范围403.短电弧加工应用实例401.6电火花线切割加工401.6.1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原理和特点401.6.2双向高速、单向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比较401.6.3电火花线切割机床421. 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分类及型号422. 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标准423. 我国生产的主要电火花线切割机床424. 国内外生产的主要电火花线切割机床421.6.4导轮部件及电极丝保持器421.导轮部件422.电极丝保持器461.6.5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夹具和加工工件装夹方法461.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夹具462.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件的装夹方法461.6.6常用电火花线切割电源491. 常用电火花线切割电源的波形、电参数及性能492. 电火花线切割电源波形和电参数对工艺指标的影响491.6.7电火花线切割工艺效果分析501.高速走丝速度vs对切割速度vwi的影响502.电极丝材料及直径对线切割工艺效果的影响503.工件厚度h对切割速度vwi的影响514.电极丝往复运动引起的黑白条纹和斜度525.不同工作液对工艺参数的影响526.不同电参数对线切割表面熔化层的影响527.单向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工艺效果521.6.8线切割引起断丝的原因541.6.9线切割加工中工件产生的变形和裂纹551.产生变形和裂纹的规律552.减小变形和裂纹的措施551.6.10线切割机床的扩展运用561.用普通线切割机床加工带斜度凹模的简易方法562.用两轴控制加工三维曲面561.6.11编制简单零件线切割加工程序的方法581.程序格式582.零件编程实例623.有公差编程尺寸的计算法624.间隙补偿值f631.6.12线切割自动编程651.人机对话式自动编程652.语言式自动编程653.图形交互式自动编程661.7电化学加工671.7.1电化学加工原理及设备组成671.电化学加工原理672.电化学加工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