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讲述: 什么时候该给孩子买一部手机? 手机该怎么买, 怎么送, 怎么用, 怎么玩……这些问题, 孩子和父母都没有认真思考过, 只是随着时间的溜走, 匆匆忙忙之间就完成了这些“人生大事”。等到孩子沉迷游戏、视频、社交等令大人都眼花缭乱的“快乐”无法自拔时, 孩子和父母的冲突也渐渐多了起来, 父母指责孩子只知道玩手机, 孩子控诉父母不给自己空间……手机, 本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绝佳桥梁, 却让孩子和父母变成了各自的孤岛。“亡羊而补牢, 未为迟也。”本书旨在帮助父母和孩子重新思考手机在亲子沟通中的作用, 甚至能化腐朽为神奇, 让孩子用好手机的同时还能取得好成绩。
什么时候该给孩子买一部手机?
手机该怎么买,怎么送,怎么用,怎么玩……
这些问题,孩子和父母都没有认真思考过,只是随着时间的溜走,匆匆忙忙之间就完成了这些“人生大事”。
等到孩子沉迷游戏、视频、社交等令大人都眼花缭乱的“快乐”无法自拔时,孩子和父母的冲突也渐渐多了起来,父母指责孩子只知道玩手机,孩子控诉父母不给自己空间……
手机,本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绝佳桥梁,却让孩子和父母变成了各自的孤岛。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本书旨在帮助父母和孩子重新思考手机在亲子沟通中的作用,甚至能化腐朽为神奇,孩子用好手机的同时还能取得好成绩。
平成元年(1989年),20岁的我开设了一家补习班。此后34年里,我一直从事着教育孩子的工作。
平成初期,手机还没有普及,我记得当时初高中生都流行使用传呼机。随后,因为小灵通卖得格外便宜,甚至有的免费就能入手,人气一下子暴涨,好多孩子都用上了这款机子。
当时,我和补习班的孩子家长面谈,没有听到过“孩子因为一个劲地玩手机和游戏变得不学习”的说法。相比手机和游戏,家长反而提到了“孩子一个劲地看电视和漫画”。因此,不管时代怎么变化,家长担心孩子不学习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不过是“一个劲地××而变得不学习”的××部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罢了。
然而,由于这10年里科技的巨大进步,智能手机诞生了,游戏也发展到了一定高度。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我们的工作、生活以及学习的方式也都改变了很多。现在,不光是孩子,连大人也对手机和游戏无法自拔,它们已经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智能手机的高普及率就不用多说了,日本拥有游戏机的人数竟也有约5000万人,相当于每个家庭都有一台游戏机。如果再加上使用智能手机玩游戏的人群,这个数目会更加庞大。面对近年来日新月异的变化,孩子们度过课余时间的方式当然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我从2016年开始,每年都在咖啡馆和Zoom上举办一百多场Mama Café的活动。Mama Café是以妈妈为对象,以育儿、教育为主题的小型学习会。6年里,我给近1万名妈妈提供了咨询服务。其中,交流最多的就是“我家孩子不学习”的问题。我知道这背后基本上都跟“智能手机和游戏”密切相关。
在咨询过程中,我都会围绕针对不同孩子的具体应对方法和家庭中的规则制定方法提供建议。但一直到现在,这类咨询也从没断绝过,反而每年都在不断增加。
因此,我通过社交网络,做了一次关于手机、游戏的大规模问卷调查。相关的调查结果,我会在本书中提及,但与此同时,我也有一些比较意外的发现。
比如,不管是否处于沉迷游戏的状态,孩子的学习能力并没有发生变化。再比如,有的案例,烦恼的本质并不是手机和游戏,而是父母不知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甚至在特定情况下,还有孩子用上手机之后,反而提高了成绩,也增加了对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这种案例。
然而,这并不是说,一味沉迷手机和游戏就是好事。根据WHO(世界卫生组织)对游戏上瘾的最新规定,它也有被认定成一种病症的可能性。这并不是父母的错,也不是孩子的错。问题出在导致上瘾的机制中。
实际上,对这些受理过的咨询,我有一个共同感受——“‘家庭中手机规则制定’的‘机制’实在是太草率了”。不过,草率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家长没有学过规则该怎么制定,而且学校方面也并没有提供过具体的指导。所以,大家草草地定好规则就一切万事大吉了。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孩子不按照规则行事,家中还会发生争吵。
于是,我决定出版一本只与手机、游戏相关的书。这本书并不是单纯提倡应该对手机、游戏予以限制,或罗列其相关问题,也会讲到手机和游戏的优点。另外,书中还增加了“对很多人都关心的实际烦恼给出建议”这一内容。
我认为,关于手机和游戏,只是采取指南式的应对方法是不会起作用的。重点在于我们如何捕捉并应对孩子的内心感受和情绪,这里面“微妙的情绪变化”最为重要。
本书如果能为你的家庭教育方式提供一点点帮助的话,那真是再荣幸不过的事了。
石田胜纪。一般社团法人“教育Design Lab”的理事代表,工商管理和教育学双硕士。
1968年生于日本横滨,20岁时创办了一家辅导学校,至今已经直接辅导了4000多名学生,加上讲座和研讨会在内,授课人数已经超过了5万人。他还积极投身于Mama Café的经营,以及写作、演讲等活动中,致力于“让日本不再有讨厌学习的孩子”。
在《东洋经济在线》连载的教育专栏很有人气,累计已经有1.1亿浏览量。另著有《让孩子变主动的自我管理法》《都在学习,为什么差别这么大》等书。
序
前言
1 关于搞错给孩子手机的时机而后悔的话题/ 1
①手机给太早了吗
孩子从早到晚都沉迷手机。是不是应该等稍微大一点再给比较好呢
● 从拥有手机的那天起就不分昼夜一直玩/ 3
● 拥有手机的时间由孩子决定/ 5
● 不应该把手机作为奖励买给孩子/ 8
● 制定详细的规则,而不是严格的规则/ 10
②手机给太晚了吗
“对小学生来说还太早!”抱着这种想法不给手机,会让孩子脱离朋友的社交圈
● 是否依赖手机跟拥有手机的时间无关/ 16
● 是随大流,还是贯彻自己家的方针/ 19
● 贯彻“不行就是不行”会让亲子都倍感压力/ 21
总结 给孩子手机的时间点并没有正确答案/ 27
专栏1 上中学之后拥有手机的孩子变多了,不光是“时机恰当”,令人意外的理由是什么/ 31
2 关于孩子拥有了手机就变得不学习的话题/ 35
一个劲玩手机不学习
因为沉迷手机,成绩倒数,退出社团活动。父母对孩子的将来感到很不安
● “孩子不学习”是100年前就有的抱怨/ 37
● 数据可以证明手机和学习能力没有关系/ 38
● 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唯一方法/ 42
● 一边说“是你的自由”一边却不给自由,父母的这种态度才是问题/ 44
总结 不管有没有手机,不学习的孩子始终是不学/ 48
专栏2 “花时间埋头苦学”已经过时?!网络原住民们的学习术/ 52
3 关于规则制定失败而使孩子变得沉迷手机的话题/ 55
①没定好规则
没定好规则就给手机的话,孩子会日夜颠倒地沉迷其中
● 孩子不会在常识范围内使用手机/ 57
● 规则制定失败是因为父母老是高高在上/ 59
● 孩子打破定好的规则的理由/ 62
● 如果不顺利也可以改变规则/ 65
● 制定规则能锻炼孩子的大脑/ 69
● 注意 7条石田式的规则制定法/ 75
②违反规则
规则定好了也遵守不了,一说要遵守,孩子就不乐意了
● 在说“不行就是不行”之前,请先等等/ 78
● 同意孩子想要每天玩10小时游戏的愿望/ 80
③惩罚实施不了
孩子就算打破规则,也没办法实施定好的惩罚
● 不实施惩罚=由父母一方打破了约定/ 86
● 只因为一次违规停车就吊销驾照/ 88
● 通过有丰富人生经验的成年人的想法来掌控孩子/ 92
④过滤功能起不了作用
孩子擅自把过滤功能无效化,学校发的平板又不能设限制,我感觉很焦虑
● 父母定好的密码是这样被看破的/ 97
● 学校给的平板要在父母所在的客厅使用/ 99
● 经验谈 使用石田式的规则制定法之后孩子有了变化!能够自己思考手机的使用方法了/ 104
总结 规则的制定和运用才是回避纷争的重中之重/ 108
专栏3 “怎么不遵守规则!”这样生气的父母只是在唱独角戏/ 113
4 关于沉迷网络游戏的话题117
①无法停止玩游戏
不遵守1天玩1小时的规定,该吃饭了也不停止玩游戏
● 父母太不了解游戏了/ 119
● 游戏会给大脑带来不好的影响吗/ 121
● “先做该做的事”真的是正确的吗/ 122
● 连续7小时玩游戏这一提案/ 126
②在游戏里骂人
孩子在战斗游戏里不断地喊“去死”“杀掉”作为家长实在听不了这些谩骂之词,对游戏的内容也很担心
● 孩子的世界在很久以前就充满了“去死”“杀掉”/ 132
● 有没有无视过孩子积极的话语呢/ 135
③氪金问题
孩子偷拿父母的钱,在游戏里疯狂氪金,我被事情的严重性强烈打击到了
● 什么样的孩子会背着父母氪金/ 139
● 使用零花钱氪金是不可以的吗/ 141
总结 “游戏=给孩子不好的影响”,请质疑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 145
专栏4 让孩子们着迷的网络游戏,父母也应该事先了解一下大致的特点/ 149
5 关于使用社交App而产生麻烦的话题/ 153
用手机欺负人
孩子在群聊里被恶意散播谣言,导致朋友不相信他,令他深受伤害
● 需要父母介入的网络欺凌的前兆是什么/ 155
● 让欺凌无所遁形的闲聊技能/ 159
● 也有告知学校后导致事态恶化的情况/ 164
● 班主任靠不住的时候,父母该怎么办/ 166
● 认为“孩子不说,是因为青春期”,这种自以为是的想法很危险/ 168
总结 每天和孩子“闲聊”,可以很容易察觉他们是否遇到网络上的麻烦/ 172
专栏5 通过社交App与外面世界相连的孩子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情况究竟是怎样的/ 176
6 通过手机提高了成绩!仿佛谎言一般的真实案例/ 179
通过手机提高了成绩
案例① 每年操心的自由研究,利用手机之后,评价大幅度提升/ 180
案例②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使用手机,现在小学六年级已经具备解读时事问题的能力/ 181
案例③ 即使尽情玩游戏和看视频,也能提高成绩,手机似乎并没带来什么问题/ 182
案例④ 在兴趣的世界里自由深入地遨游,不去补习班,成绩也是最好的/ 183
总结 需要花3小时的学习任务,用手机1小时就能搞定/ 184
后记/ 191
※本书中登场的人物姓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