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德国哲学 读者对象:政府相关部门工作者,哲学、德国哲学及相关领域的学者、研究人员,各大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对此感兴趣的读者。
《德国哲学》是由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湖北省哲学学会主办的专门研究德国哲学及相关问题的学术性刊物,实行规范的审稿制度,由编辑部对稿件进行初审,并分配给专家匿名评审,择优录用。《德国哲学》从1986年至2001年由张世英先生任主编,洪谦先生、贺麟先生和熊伟先生为顾问,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共联合出版了20期,对推进中国学术界关于德国哲学乃至整个外国哲学的研究做出了积极而卓有成效的贡献,在中国哲学界乃至外国哲学界都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学术影响。《德国哲学》自创刊以来,几乎国内从事外国哲学特别是德国哲学研究的主要专家都曾在《德国哲学》发表自己的重要论文。《德国哲学》为上百名年轻学子提供了发表学术成果的窗口,培养了一大批从事德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研究的学术新秀。《德国哲学》还承办过“德国哲学中的人的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德国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学术研讨会”、“第14届中国现象学学会年会”等重要的学术会议,发挥了很好的学术传承作用。《德国哲学》近30年的办刊历史比较完整地记录了中国当代学人研究德国哲学的艰辛历程和卓越成绩,在业内具有极好的学术声誉和广泛的学术影响力,为韩国、日本、港台以及中国大陆众多重点高校图书机构所收藏。2021年德国哲学入选CSSCI(2023-2024)收录集刊。本辑围绕黑格尔、康德、莱布尼兹等德国哲学家关于自我意识发展、胡塞尔现象学、海德格尔存在伦理学等展开探讨,探究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自我意识发展的内在逻辑动力、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伦理学以及可能性概念、黑格尔的存在历史观、康德教育哲学的批判性继承与改造等德国哲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