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讨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伦理学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系统地阐述了马斯洛关于人性、人的需要、人格发展的动力和规律、社会改革和促进健康人格发展的方法和途径。书中马斯洛对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思潮中的“机械主义科学”的方法论即“方法中心论”与“还原论”进行了批判, 进而提出了人本主义科学的方法论即“问题中心论”与“整体动力论”; 同时,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意动需要、认知和理解的需要、审美需要三大相互重叠的类别, 并对意动需要的五个层次进行了详细阐述; 此外, 马斯洛在大量的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对自我实现者的性格与爱情的特征进行了分析与归纳。
作者简介:
亚伯拉罕.H. 马斯洛(1908—1970),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开创者,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曾担任美国心理学学会主席。主要成就包括提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等。代表作有《动机与人格》《存在心理学探索》《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等。
译者简介:
赵巍,女,翻译学博士,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教授,《国际翻译与应用语言学期刊》主编。
前 言 01
第一章 科学研究的心理学方法 1
第二章 方法中心和问题中心 11
第三章 动机理论前言 19
第四章 人类动机理论 34
第五章 基本需求的满足在心理学中的角色 58
第六章 基本需求的类本能性质 76
第七章 高级需求和低级需求 95
第八章 心理病原和威胁理论 102
第九章 破坏性是类本能的吗 112
第十章 行为的表达成分 125
第十一章 自我实现者:心理健康研究 143
第十二章 自我实现者的爱情 175
第十三章 对个体和共性的认知 195
第十四章 无动机和无目的的反应 221
第十五章 心理治疗、健康与动机 232
第十六章 正常、健康和价值 255
附录 A 积极心理学方法带来的问题 271
附录 B 整体动力学、机体理论、综合征动力学 284
参考文献 319
致 谢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