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党的十九大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目标、理论的新提法,对“立法原则和立法的指导思想”、“立法与利益”、“立法民主化与公众参与立法”等章节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改写。全面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立法的理论指导思想的基本规定。
朱力宇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兼任中国人民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人权》杂志常务副总编;法国马赛第三大学访问学者,法国巴黎第一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理学、立法学、人权法学等。主要著作包括:《彭真民主法制思想研究》(专著)、《依法治国论》(主编)、《法理学原理与案例教程》(主编)、《马克思的幽灵》(译著)等。
叶传星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兼任中国人民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理学、立法学、人权法学等。主要著作包括:《当代中国的法理念》(专著)、《转型社会中的法律治理》(专著)、《马克思恩格斯法律思想研究》(专著)、《迈向新的法律常识》(译著)等。
绪论 立法学概述
第一节 立法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学科体系001
第二节 立法学的产生发展概况004
第三节 立法学的学科地位及立法学研究的意义009
第一编 立法基本原理与制度
第一章 立法的概念、本质和作用第一节立法的概念、特点和分类019
第二节 立法的本质及其活动与法的形成022
第三节 立法的职能与作用030
第二章 立法的历史发展第一节立法的产生035
第二节 立法的发展进程038
第三节 从古代立法到近现代立法发展的若干特点051
第四节 《立法法》的制定和修改053
第三章 立法原则
第一节 立法原则概述060
第二节 习近平关于立法工作的论述063
第三节 关于新时代中国若干立法原则的理论阐释070
第四章 立法与利益
第一节 法与利益的一般关系082
第二节 立法中的利益选择和协调085
第三节 立法与利益群体091
第五章 立法主体
第一节 立法主体概述098
第二节 立法机关102
第三节 我国的立法主体108
第六章 立法体制
第一节 立法体制概述113
第二节 立法体制的分类116
第三节 授权立法119
第四节 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122
第七章 立法效力
第一节 法律效力和立法效力135
第二节 法的效力位阶和立法效力的裁决137
第三节 立法中的法的溯及力141
第二编 立法过程与程序
第八章 立法准备
第一节 立法预测147
第二节 立法规划和计划151
第三节 立法决策160
第九章 立法程序
第一节 立法程序概述166
第二节 法律的制定程序169
第三节 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制定程序179
第四节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程序184
第十章 立法完善
第一节 立法修改和补充190
第二节 立法的废止198
第三节 规范性文件系统化200
第十一章 立法解释
第一节 立法解释概述211
第二节 法律解释216
第三节 对法规的立法解释223
第十二章 立法监督
第一节 立法监督概述227
第二节 立法监督体制231
第三节 我国立法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制度的完善244
第十三章 立法协商
第一节 立法协商概述252
第二节 立法起草和审议中的立法协商256
第三节 公民立法参与261
第四节 立法听证268
第三编立法技术
第十四章法律规范的结构与形式
第一节 立法的内部协调277
第二节 法律规范的结构280
第三节 法律规范的分类284
第四节 专门性法条290
第十五章 法律文本的结构与形式
第一节 法律文本的结构与形式概述297
第二节 法律文本的名称300
第三节 法律文本的整体结构304
第四节 法律文本的形式要件311
第十六章 立法语言
第一节 立法语言概述315
第二节 立法语言的特点318
第三节 立法语言的使用规范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