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是对手工艺展开系列研究, 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现状与批评, 二是工艺与文化, 三是是治玉与审美。现状与批评部分, 主要是工艺美术批评的基础知识, 当代工艺美术批评的现状与工艺美术现状的批评; 工艺创作与文化部分, 从手工艺的时间性、材料观、创作观以及与工艺相关的哲学文化角度展开研究, 叙述传统审美维度下的创作观念, 面形手工艺材料的审美意识等。治玉与审美部分, 主要阐述琢玉工艺的理念与思想, 具体包括材料的审美、构思的原则、治玉的规范等。
姜坤鹏,艺术学博士,北京大学访问学者,山东艺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审定委员会传统美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非遗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特聘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016 年以来,先后主持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当代工艺美术评论人才培养”,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传统手工艺与乡村振兴”创新团队和 4 项省部级教学与科研项目,在《民族艺术》《美术》《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 3 部,编著1部。学术成果获得北京大学学术成果突出奖励,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庆祝中国共产党*立100周年社会组织百项优秀成果优秀奖, 2022年度山东省文化和旅游优秀研究成果,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论文评选一等奖、二等奖等多项科研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