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挑选6幅现代艺术的代表作,提炼出艺术思维的本质,以自己内在的兴趣为基础,用自己的视角理解世界,按照自己的方式不断探索。艺术思维才是成年人最应该重修的科目,幸好,艺术思维并不难得,那是人类天生的思维方式,我们只要重返13岁,重拾好奇心和想象力,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我们从不曾仔细观看一幅画
接下来,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刚才你看画的时间和看画下面的文字说明的时间,哪一个更长?
我想恐怕很多人都是几乎一直在看文字说明。
或者还有人觉得“还要欣赏?怎么这么麻烦……”,然后直接 就翻到了这一页。
我在美术大学学习时也跟大家一样。
我虽然经常去美术馆,但对每一幅作品只瞄上寥寥几秒,就马 上开始看作品旁边画的名字、创作年份和解说等文字内容,然后就 觉得大概看懂了。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去美术馆,更像是为了“确认”,即对比和 确认作品的信息和实物,而不是为了“欣赏”。
这样一来,我们本应看到的却看不到,本该感受到的也感受不到。不过话说回来,“深入欣赏一幅作品”其实要比我们想象的更难。 我们自以为一直在看画,可脑子却渐渐地开始走神,不知不觉 就想到其他事情上去了。
即使面对那些看上去能充分激发想象的艺术作品,很多人也仍然会走神,可以说是窥一斑而知全豹啊。
大多数人都说不上拥有“自己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往往只看到事物的表面便以为掌握了全貌,却忽视了真正重要的部分。
这样下去真的没事儿吗?
大人在《睡莲》中找不到的东西
“画里有青蛙!”
在冈山县的大原美术馆里,一个 4 岁小男孩指着《睡莲》说。
请问大家在前面这幅画里看到青蛙了吗?
可能有的读者又特意翻回到前面,想看看哪里有青蛙,不过很
遗憾,这幅作品里其实没有青蛙。不仅这一幅没有,莫奈《睡莲》
系列作品都没有画过青蛙。
美术馆的策展人当然知道画里没有青蛙,所以他反问道:“青蛙
在哪里啊?”
小男孩回答说:
“青蛙刚跳到水里。”
我认为这才是原本意义上的“艺术欣赏”。
小男孩没有想着从作品的名字和文字说明等信息中寻找“正确答案”,而是从“自己的视角”去理解作品,得出“属于自己的答案”。
听到小男孩的回答,大家有什么感想呢?
会觉得无聊吗?或者太孩子气吗?
实际上,不论在工作中、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只有拥有“自己的视角”,才能获得成功,享受幸福的人生。
如果面对一幅静态的画都说不出“属于自己的答案”,那又如何在激荡起伏、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里,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呢?
中学生最不喜欢的科目竟然是美术?!
那么接下来,欢迎大家来到“重返 13 岁的艺术思维课”。我叫末永幸步,在日本的国立和公立中学担任美术老师。
大家对“美术”课有什么印象呢?
请各位一起来回忆一下学生时代的情景吧。
“我从来就不擅长画画,所以不太喜欢美术。”
“我可能是缺少美感,所以美术成绩一直都很差。”
“我觉得美术课对人们的生活没什么用。”
我作为美术老师,看到很多人这样回答,别提多么遗憾了。
大家对美术的这种畏难情绪,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其实我一直认为,有一个明确的节点,大家都是从这个节点开始讨厌美术的。
这个节点就是本书书名里的“13 岁”。
请大家看前页的图表,这是我根据面向中小学生实施的“最喜欢的科目”的调查结果制作的。
在小学阶段,图画手工排在第 3 名,属于比较有人气的科目。
但到了初中,“图画手工”变成了“美术”, 受欢迎程度就急剧下降了。
从不同科目从小学到初中的变动情况中,可以发现美术在所有
科目中的下降幅度最大,成了最不受欢迎的科目。
这样来看,很有可能是在“13 岁前后”这个时间点上,讨厌美术的学生一下子多了起来。
大家也有过类似的体会吗?
“升初中后的第一次美术课要画自画像,和专门学过画画的同学相比,我画的画太糟糕了,觉得特别羞愧。”
“我其他科目的成绩都还说过得去,只有美术不行。我一直不知道美术的评价标准是什么,我的分数总是很低,所以特别不喜欢美术。”
“我只是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美感。”
“我们有一次期末考试前突然开始学习美术史,要死记硬背很多作品的名字,真是莫名其妙。”
其实上面这些情况如今依旧存在。作为一名教师,我了解到的学校教育大部分都是侧重传授画画或手工的“技巧”,以及关于过去各种艺术作品的“知识”。
“画画”“做手工”和“获取艺术作品的知识”等看似在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但实际上却反而抹杀了每个人的创造性。
这种偏重“技术和知识”的授课方式,可能就是让学生从初中开始对“美术”产生畏难情绪的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