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感助推:软硬触觉体验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具身效应及其心理机制研究
定 价:56 元
- 作者:钟科著
- 出版时间:2022/10/1
- ISBN:9787521841428
- 出 版 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036.3
- 页码:173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触觉是人类掌控环境的基本感官,也是消费者获得信息的关键手段。消费者每时每刻都在通过触觉感知外部世界,而软硬程度是触觉感知的一个重要维度。在近年来逐步活跃的感官营销研究领域中,触觉体验对消费者认知与行为的影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这些研究较少探讨情境性的触觉软硬体验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因此,如果可以了解这些影响,那么营销人员就可以通过优化消费者触觉体验的方式改善营销管理。
《触感助推:软硬触觉体验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具身效应及其心理机制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触觉,对消费者的体验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它为消费者提供了关于物体和环境的诸多感知,包括温度、粗糙度、软硬度、形状等。由于消费场景中的触觉要素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探究触觉影响消费者行为的方式和机理。
今天的消费者几乎可以从电商网站或直播平台上购买到任何商品。尽管屏幕上的带货主播会使出浑身解数展示一款座椅有多么舒适,消费者还是很难在购买前获得真正的触觉感受。购买场景中的触觉缺位,反而使消费者更加重视产品接触和服务体验过程中的触觉体验。乔布斯曾经透露过苹果公司对触觉细节的重视:“当你打开iPhone或者iPad的包装盒时,我们希望那种触觉体验可以为你定下感知产品的基调。”
笔者从触觉的诸多维度中选取软硬度的感知作为研究对象,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其一,软硬度的感知伴随着生命的每一刻。无论是行立还是坐卧,接触和支撑身体的鞋底、衣物、地面、座椅或床垫都在源源不断地将软硬度的信息通过皮肤传向大脑。其二,描述软硬程度的词语总是被用来表达各种丰富的隐喻含义,这些含义大多与人们情感或态度密切相关:耳根子软、心太软、情比金坚、硬骨头、硬核科技、硬话、软语等。如果人们会使用表达软硬的语词来表达抽象的主观情感,那么这种时时存在的具体触觉感受是否也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抽象认知和主观态度?
为此,本书在全面回顾感官营销和具身认知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触觉软硬体验影响消费者行为的理论模型;并选取了服务失败、品牌延伸、品牌新技术推广这三类常见的消费情境,通过实验研究方法验证了有关假设。
尽管本书力求以精细的研究和严谨的态度得出有价值的发现,但由于笔者水平有限,其中难免有错漏之处,请读者不吝赐教。
海南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管理学博士,海南省拔尖人才。学科方向为企业管理,研究领域为市场营销;研究兴趣包括:感官营销、品牌标识、营销语言等,负责管理海南大学管院行为科学实验室。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科重点项目1项,主持省自科面上项目1项。在《南开管理评论》《中国工业经济》《外国经济与管理》、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Journal of Consumer Behaviour,Nankai Business Review International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曾获2018年JMS 中国营销科学学术年会最佳论文奖,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8年海南大学优秀教师,《外国经济与管理》创刊40周年优秀审稿人,2014 年JMS 中国营销科学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和三等奖,2014第十三届 “中国市场研究‘宝洁’论文奖”一等奖,2015第十届中国管理学年会优秀论文奖。
第1章 “触”动人心:为何触觉对消费者行为如此重要?
1.1 研究问题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 研究意义
第2章 感官营销概述
2.1 感官营销
2.2 触觉与消费者行为
第3章 具身认知与触觉软硬的具身效应
3.1 具身认知
3.2 触觉软硬的具身效应及其机制
3.3 本书的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布局
第4章 研究一:触觉软硬与服务失败容忍
4.1 问题提出
4.2 服务失败容忍
4.3 研究假设
4.4 实验1:触觉软硬体验影响服务失败容忍
4.5 实验2:内隐人格观的中介作用
4.6 研究一结论与讨论
第5章 研究二:触觉软硬与品牌延伸评价
5.1 问题提出
5.2 品牌延伸评价与感知契合度
5.3 研究假设
5.4 实验3:触觉软硬对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
5.5 实验4:延伸距离与态度确定性的作用
5.6 实验5:单纯手部触觉软硬的影响
5.7 实验6:语义隐喻机制的排除
5.8 研究二结论与讨论
第6章 研究三:触觉软硬与品牌技术评价
6.1 问题提出
6.2 研究假设
6.3 实验7:触觉软硬对新技术评价的影响
6.4 实验8:触觉软硬对新品牌技术评价的影响
6.5 研究三结论
第7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2 理论贡献
7.3 实践启示
7.4 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