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介绍了火电企业节能管理体系的构建,包括节能管理制度的编制、成员的职责、节能技术监督的主要内容及要求;介绍了火电企业开展节能分析的重要性以及节能分析的种类和编制方法;对火电企业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释义,并对影响指标的因素、控制调整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利用耗差分析理论推导出各经济指标对热耗的影响,并给出了通用公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次突破,为火电企业更好地开展指标分析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书的主要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可为火电企业加快构建节能管理体系、完善提高节能管理水平、实现全过程节能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帮助。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阐明,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同时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即双碳目标正式提出。这不仅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的要求,也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在2020年12月举行的气候峰会上,习近平主席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为了落实双碳目标,2021年9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要求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实行全面节约战略,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从源头和入口形成有效的碳排放控制阀门。电力行业尤其是火力发电厂,是煤炭消耗大户。目前我国发电和供热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排放量的比重超过40%,是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管控行业。火电厂的节能减排对实现电力行业碳排放达峰,乃至全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10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的通知》(发改运行〔2021〕1519号)正式下发,要求推动能源行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煤电机组清洁高效灵活性水平,促进电力行业清洁低碳转型,统筹考虑煤电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实现三改联动。通知明确规定到2025年,全国火电平均供电标准煤耗降至300g/(kW·h)以下。对无法通过改造达标的机组逐步淘汰关停,并视情况将具备条件的转为应急备用电源。2017年8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特急文件,要求2018年底前启动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结合各地电力供需形势、网源结构和市场化程度等条件,选择南方(以广东起步)、蒙西、浙江、山西、山东、福建、四川、甘肃等8个地区作为第一批试点,加快组织推动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经过几年的试运行,上述地区的电力现货交易已基本成为常态。现货市场下对于火电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通过节能降耗,压控发电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成为企业是否盈利的关键。现阶段,能源行业逐步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步伐,火电企业虽然依旧占据压舱石的主体地位,但产能过剩、电量逐年下降,机组利用小时减少也是不争的事实。近两年已出现单机300MW机组淘汰关停的情况,落后产能加速出清。在电力市场过剩、新能源竞争冲击、高煤价低电价两头压挤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火电企业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生产经营十分困难。为有效控制标准煤单价,降低发电成本,争取利润最大化,被迫大量掺烧低价泥煤、劣质煤、洗中煤、高硫煤等,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当前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市场环境,火电厂节能减排必将成为贯穿整个十四五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节能管理的重要性愈加凸显。通过构建完善的节能管理体系,制定节能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能,理顺关系,确保节能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以管理促减排、向管理要效益。本书紧扣国家政策、市场形势,着眼火力发电厂节能管理,全面、系统介绍了火力发电厂节能管理网络架构、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北京京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电力上市公司,旗下运营电厂20余家,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节能管理经验,并将其融入指标分析和耗差分析中,力求为读者奉献一本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工具书。本书可为新投产火力发电厂快速构建节能管理体系提供指导,为运营中的火力发电厂进一步完善节能管理提供帮助。本书共五章,第一章节能管理概况主要介绍了火力发电厂节能管理机构的成员、职责以及节能管理制度的编制;第二章节能技术监督主要介绍了三级节能技术监督网的搭建、成员职责、火力发电厂节能技术监督的主要内容;第三章节能分析主要介绍了火力发电厂开展节能分析的重要性以及节能分析的种类和编制方法;第四章指标管理主要参考国家能源局最新版DL/T 9042015《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对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释义,并对影响指标的因素、控制调整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第五章耗差分析是通过理论推导给出各经济指标对热耗的影响,并推导出通用公式,为火力发电厂更好地开展耗差分析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书对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引用了最新版DL/T 9042015《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是对该计算方法的一次详细解读。耗差分析作为本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在之前公开发表的节能类图书中不多见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一次突破。期待本书的出版能为读者送去想要的节能知识,为火力发电厂节能减排、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作出重要贡献。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阐明,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同时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即双碳目标正式提出。这不仅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的要求,也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在2020年12月举行的气候峰会上,习近平主席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为了落实双碳目标,2021年9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要求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实行全面节约战略,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从源头和入口形成有效的碳排放控制阀门。电力行业尤其是火力发电厂,是煤炭消耗大户。目前我国发电和供热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排放量的比重超过40%,是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管控行业。火电厂的节能减排对实现电力行业碳排放达峰,乃至全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10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的通知》(发改运行〔2021〕1519号)正式下发,要求推动能源行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煤电机组清洁高效灵活性水平,促进电力行业清洁低碳转型,统筹考虑煤电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实现三改联动。通知明确规定到2025年,全国火电平均供电标准煤耗降至300g/(kW·h)以下。对无法通过改造达标的机组逐步淘汰关停,并视情况将具备条件的转为应急备用电源。2017年8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特急文件,要求2018年底前启动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结合各地电力供需形势、网源结构和市场化程度等条件,选择南方(以广东起步)、蒙西、浙江、山西、山东、福建、四川、甘肃等8个地区作为第一批试点,加快组织推动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经过几年的试运行,上述地区的电力现货交易已基本成为常态。现货市场下对于火电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通过节能降耗,压控发电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成为企业是否盈利的关键。现阶段,能源行业逐步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步伐,火电企业虽然依旧占据压舱石的主体地位,但产能过剩、电量逐年下降,机组利用小时减少也是不争的事实。近两年已出现单机300MW机组淘汰关停的情况,落后产能加速出清。在电力市场过剩、新能源竞争冲击、高煤价低电价两头压挤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火电企业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生产经营十分困难。为有效控制标准煤单价,降低发电成本,争取利润最大化,被迫大量掺烧低价泥煤、劣质煤、洗中煤、高硫煤等,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当前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市场环境,火电厂节能减排必将成为贯穿整个十四五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节能管理的重要性愈加凸显。通过构建完善的节能管理体系,制定节能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能,理顺关系,确保节能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以管理促减排、向管理要效益。本书紧扣国家政策、市场形势,着眼火力发电厂节能管理,全面、系统介绍了火力发电厂节能管理网络架构、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北京京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电力上市公司,旗下运营电厂20余家,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节能管理经验,并将其融入指标分析和耗差分析中,力求为读者奉献一本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工具书。本书可为新投产火力发电厂快速构建节能管理体系提供指导,为运营中的火力发电厂进一步完善节能管理提供帮助。本书共五章,第一章节能管理概况主要介绍了火力发电厂节能管理机构的成员、职责以及节能管理制度的编制;第二章节能技术监督主要介绍了三级节能技术监督网的搭建、成员职责、火力发电厂节能技术监督的主要内容;第三章节能分析主要介绍了火力发电厂开展节能分析的重要性以及节能分析的种类和编制方法;第四章指标管理主要参考国家能源局最新版DL/T 9042015《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对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释义,并对影响指标的因素、控制调整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第五章耗差分析是通过理论推导给出各经济指标对热耗的影响,并推导出通用公式,为火力发电厂更好地开展耗差分析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书对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引用了最新版DL/T 9042015《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是对该计算方法的一次详细解读。耗差分析作为本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在之前公开发表的节能类图书中不多见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一次突破。期待本书的出版能为读者送去想要的节能知识,为火力发电厂节能减排、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作出重要贡献。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第一章 节能管理概况
第一节 节能管理网络
第二节 节能管理网络成员职责
第三节 企业各部门的节能管理职责
第四节 节能管理内容
第五节 中长期节能滚动规划
第二章 节能技术监督
第一节 节能技术监督网络
第二节 节能技术监督网络成员职责
第三节 节能技术监督日常管理
第四节 能源计量的节能技术监督
第五节 各类指标的节能技术监督
第六节 节能技术监督月报表模板
第三章 节能分析
第一节 节能周报分析
第二节 节能月报分析
第三节 节能年报分析
第四节 节能专题分析
第五节 节能技改项目收益分析
第四章 指标管理
第一节 综合经济技术指标
第二节 锅炉经济技术指标
第三节 汽轮机经济技术指标
第四节 除灰、脱硫经济技术指标
第五节 燃料、汽水经济技术指标
第六节 辅机单耗、耗电率指标
第五章 耗差分析
第一节 耗差分析概况
第二节 耗差分析指标体系的建立
第三节 二级指标对供电煤耗的影响系数
第四节 三级指标对供电煤耗的影响系数
第五节 锅炉侧小指标对供电煤耗的影响系数
第六节 汽轮机侧小指标对供电煤耗的影响系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