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有意义的生命
2014 年,伍迪·艾伦在他的电影《魔力月光》(Magic in the Moonlight)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用他那一贯简洁有力的方式,讲述了他眼中生命的意义:
我坚定地认为,生命是无意义的。这么说不是批判,也不是说人应该选择自杀。事实是,每过一百年,就会有一次大清洗,世界上的所有人都会消失。然后,又出现新的一批人。接着,这批人又会被大清洗,然后又有一批新人顶上。这个过程会一直不间断地进行下去。我这么说可能听起来有点令人沮丧,但这个过程确实不存在一个特定的终点,也不存在一个特定的节奏或原因。还有这个宇宙,最顶尖的物理学家告诉我们,宇宙处在不停的瓦解之中,最终一切都将消失,彻底消失。莎士比亚、贝多芬、达·芬奇,他们所有的伟大作品,所有这些,都会消失。走到现在,这个过程不会持续很久了,其实会比你想象的还要短,真的,因为早在宇宙消失前,太阳就会燃尽。
接着这段话,艾伦继续讲道,他对于拍政治电影没有任何兴趣,因为尽管这样的电影对当下有重要意义,但在更宏大的背景下,只有人生的大问题才是重要的,而这些大问题的答案都是相当相当令人沮丧的。所以我推崇的,也是我想到的解决方法,就是转移注意力。
这次发布会充满了一种特殊的气氛,既庄重又风趣,很符合大家所知的艾伦的风格,但是艾伦说的其实就是他的心里话,这一点几乎不用怀疑。这样一位杰出的电影制作人在建议人们转移注意力的时候,眼里还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比如,去电影院看看电影,转移下注意力,就是解决生命无意义这个让人郁闷的问题的一种办法。但问题是,艾伦说的真的对吗?为了证明他生命是无意义的观点,艾伦引用了物理学知识做支撑。物理学算得上是最客观的一门科学学科,且与人们的日常关切脱离甚远。艾伦谈到了作为一颗恒星的太阳会燃尽,也谈到了整个宇宙的诞生和最终的毁灭。如果我们让自己从喧嚣的尘世生活中完全脱离出来,选择用宇宙视角来看待我们的生命,那么毫无疑问,我们在生命里根本找不到任何意义。一切都成了运动的物理物质,这听起来多少有些让人沮丧。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1842 1910),因将心理学引入美国而广受赞誉(他也是著名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的哥哥)。威廉认为他年轻时候所患的抑郁症,就是由学理科导致的,而理科教给他的就是:宇宙没有意义,人类没有自由意志。威廉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选择相信自由意志的存在,因而相信个体有能力给自己的生命注入意义。他在 1870 年 4 月30 日的日志中写道:我的自由意志的第一个行动就是相信自由意志的存在。威廉深信,这就是他走出抑郁症的解药。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般强大的内心。大多数人都会因艾伦的话不寒而栗。我们也许没有能力仅凭自己的意志想这么做,就对自身和生命赋予价值和自由。相反,我们可能会质疑,像艾伦那样在一个如此远离尘世生活的层面探寻意义的存在,是否真的合理。如果我们不是走出生命,从一个遥远的天文距离来看待生命,而是选择走入生命,从生命的内部来看待生命,又会是怎样呢?答案就是,如果我们这么做,那么生命的意义就不像艾伦说的那样不存在了。比如,我们会发现,艾伦自己说的话是有意义的(无论我们是否认同他说的内容),我希望作为读者的你也会觉得这本书很有意义。也许,意义就是一种只能从内部理解的现象,不能从外部(比如,从物理学家的视角)来理解。毕竟,众所周知,要理解一首诗的意义,不能靠称量一本诗集的重量或者分析印书油墨的化学成分来实现。
所以,要发现意义,我们就必须深入钻研生命,而不是只从外部观察它。那么,我们又会发现什么呢?我可以很肯定地回答,很遗憾,我们会发现,很多人很难定义意义的本质。当下,这样的问题似乎层出不穷,可要在当下的背景下回答这个问题,可以说是难上加难。在物质层面,我们也许比以前更加富裕(我们更长寿,也能更有效地医治疾病了),但在精神层面,也许有许多人仍觉得生命缺乏意义。我们听到越来越多的人提出这样的疑问,还看到越来越多的书讨论这一话题这可不是什么健康的信号。其实,关于生命意义的问题本身反映出了人的一种缺失感、一种渴求感。每当我们感觉生命缺乏意义的时候,就会提出这一问题。每当我们的生命被忙碌挤满(忙于家人、朋友、同事的事,还有工作和闲暇时的各种活动),这个世界似乎就充满了意义和价值。我们很少停下来问自己,为我们的孩子做饭是否是有意义的,因为做饭这件事,毫无疑问,就是我们生命内在的一部分。但是,每当正常的生活轨迹遭到破坏,比如我们所爱之人病倒或离世,或者当我们因企业重组和裁员而工作不顺时,我们就会不由地思考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我们为什么做那些事?我们所做的事究竟有没有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