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古代社会学术及意识形态中的核心与中枢, 两千年来各种著作汗牛充栋, 但一直缺乏严整、系统的通论性、总结性著作, 直到晚清皮锡瑞著《经学通论》与《经学历史》, 才对两千余年经学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论述。《经学通论》从今文经学的立场出发, 对儒家经典的撰著流传、内容要义及历代考订注疏的得失、读者治学研究的门径等问题, 作了扼要的阐述, 有重要参考价值。但同时也存在缺陷, 内容较为驳杂, 多用专门术语, 不易理解。
杨世文,男,重庆潼南人,生于1965年2月。现为四川大学古籍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在历史文献整理、巴蜀文化与儒学。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社科基金5项、教育部项目5项。参加了大型项目《全宋文》《儒藏》《巴蜀全书》《廖平全集》《宋会要辑稿》的编纂整理与研究工作。整理《蜀中广记》,本社即出。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皮锡瑞的经学成就及特色(代前言)
笺注説明
自 序
易经通论笺注
书经通论笺注
诗经通论笺注
三礼通论笺注
春秋通论笺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