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笔者曾是个文学青年,考大学时,考研究生时,都梦想进入中文系。后来“文学梦”破灭了,但文学的情愫一直在。拿到一本书,往往先看人家的前言、后记。自己写正经的史学研究论文与著作时,常是憋着劲写不出来,拖沓再四,但写些不算成果的随笔札记什么的,倒是挺麻利,开夜车也能赶出来。这样的文字,陆续积累了一些。浙江古籍出版社愿意帮学者出“学术随笔”,此意甚佳。我整理了一下电脑里杂七杂八的文字,好像可以出两小薄本。但真的编起来,觉得太杂了,最后归纳主题,只出这本《为学跬步集》。
“为学跬步”,取荀子《劝学篇》中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之意,为学路上,进步虽小且慢,但一直前行不敢懈怠。全书分四个专题,从不同侧面反映自己的求学习史的经历与心得:“问学之路”,主要是回顾求学之路,一些重要的学术经历与学术思考;“情谊绵长”,主要是一些回忆导师、前辈、朋友的教诲与学术友谊;“敝帚自珍”,集中了自撰(编辑)著作的前言、后记,侧面反映自己相对集中研究的课题、成果与点滴进步;“他山之玉”,主要是为其他学者著作写的序言与评论,是一种特殊方式的“学术对话”,与其他学者交流探索,向其学习,也引发出自己的一些学术灵感。各专题内,大致上按时间为序。
这些文字大多在各种刊物或书上发表过的,现在有机会重新结集出版,只做了简单的体例统一、文字修订与编辑工作,基本结构与观点均未做修改,既保持原貌,也可看出为学之路小小的进步痕迹。需要说明的是,文章因是在不同的场合,用不同体裁写成的,所以有些事情可能有重复,但其实在各自独立的叙述中,侧重点是不同的,有时正呈现出事情的多面性。东翻西找,把文章汇编成册的过程,也是自我审视与检讨的过程。在年逾花甲之时,回望 40 年走过的路,感慨良多。
有位在史学研究领域成就卓越的同辈朋友,曾半认真半揶揄地说:“我总记得参加学术会议时,自己都是最年轻的学者之一,怎么转眼就变成年高德劭了呢,开会坐主席台,大会主旨发言?!”语气中多有不甘。确实,他意气风发,事业蒸蒸日上,全然没有老态。然而,人终敌不过自然规律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在能把握的未来,唯有继续
跬步前行……
感谢浙江古籍出版社赐此良机。感谢编校人员的辛勤工作。
陈红民
2021 年 3 月 13 日
问学之路
两次高考 / 2
大学生活拾零 / 12
早年读书经历与我的书房 / 24
茅先生指导我写论文 / 34
研习历史四十年 / 38
民国档案与我的学术研究 / 61
哈佛燕京图书馆:我学术生涯的加油站 / 66
两次在斯坦福读蒋介石日记 / 77
作别哈佛 / 87
情谊绵长
忆妈妈
——饺子里的母爱 / 94
茅先生的三件小事 / 99
张老师的成功无法复制
——恩师80大寿感言 / 102
永远的高贵,永远的傲 / 116
始知相忆深
——我与政治大学历史系师生的情缘 / 119
世间再无蒋老师
——悼念蒋永敬教授 / 125
痛悼敬爱的胡春惠教授 / 132
豁达的小计
——与计秋枫教授交往几件事 / 137
送别蕴茜 / 142
敝帚自珍
《函电里的人际关系与政治——哈佛燕京图书馆藏“胡汉民往来函
电稿”研究》后记 / 150
张宪文教授与中华民国史研究的“南京学派”
——《中华民国史新论》序言 / 157
《朱培德评传》序言 / 162
《蒋介石的后半生》后记 / 170
《亲历中国革命》译后记 / 174
书写蒋介石研究的学术史
——“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丛书”总序言 / 179
《中外学者论蒋介石——蒋介石与近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集》导读 / 186
《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胡汉民卷》导言 / 198
费正清如何为哈佛争取“蒋廷黻资料” / 221
《什么是最好的历史学》序言 / 227
《细品蒋介石》序言 / 235
《南京国民政府五院制度研究》前言 / 247
《异同之间:中国近代教会大学个案研究》序言 / 259
他山之玉
传统行业的现代转型
——《移植与超越:民国的中医医政》代序 / 268
民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新成果
——《国民政府考试院研究》代序 / 277
《传统、机遇与变迁——南京城市现代化研究(1912—1937)》序
言 / 283
《国民政府监察院研究》序言 / 288
《国家与建设:南京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研究(1928—1938)》
序 / 292
《国民政府时期高校学生就业问题的认识与应对(1934—1949)》
序 / 297
《战时国民政府行政机构改革(1937—1945)》序 / 301
《图说老南京》序 / 307
评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
态》 / 310
“以人为本” 书写行业史的新成果
——《新式交通与社会变迁:以民国浙江为中心》评介 / 315
中华民国史研究的新收获
——评四卷本《中华民国史》 / 323
皓首穷经著文章
——读杨天石《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还原13个历史真相》 / 327
附录
追求开放与有公信力的史学研究境界
——陈红民教授访谈录 / 334
后 记 / 361